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警察趣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提了。老尹的看法是有时候盲流比警察还爱国。这本日记里面,还有在北京站前抓获菲律宾抢劫犯的纪录,扣押黑人盲流的统计表,具体情况,还不得而知。
  这么说,你们还经常会涉及国际性的案件了?一次和另一位警官在一起的时候,谈起这个“偷盗黑牌子事件”,萨随口问了一句。
  那当然了。对方回答,北京这个地方,用古代说法,五胡杂处,万国来仪。这几年牵涉到国际间的刑事案件,可是越来越多了。
  有比较典型的么?
  比如,去年(2006年)抓了个俄罗斯职业杀手。
  嗯?职业杀手这玩意儿不是电影里的么?
  电影里有,真的也有,我们抓的这个叫基科夫,枪法如神,年轻的时候干过职业格斗和地下拳击,三万美元一条命,信誉极好,从无失手。
  那这基科夫来北京是躲避追捕,还是度假?
  人家是职业杀手,当然是来杀人的了。
  杀成功了?
  杀成功了。
  杀的是哪国人?
  中国人啊,可是我们都觉得那小子死得一点儿也不冤。
  外国人杀中国人的事儿,您这个态度。。。
  嗨,要杀他的,也是个中国人,女的,从第三国请的基科夫,给另一个外国人报仇。
  这关系我觉得有点儿乱,您能给详细说说吗?
  成,这案子,出得邪,破得也邪,也就是去年,要搁今年,这案子或许就破不了。
  为什么呢?
  你没看今年北京什么都涨价了?
  晕,这和抓职业杀手有关系吗?
  当然。。。
  听这位警官讲完此案,觉得这个案子确实值得一写,但是这篇文章写完后归入四小名捕系列,有点儿名不副实。
  原因是它和我们前面所说的四小名捕,都有一点儿关系,但是,算成谁的案子也不合适。老尹吧,那个X罗斯假外交官的事儿是这案子的药引子,可他2006年已经退休了,与此案无关;老宋吧,按说是没关系,可他破的案子里面有一个“日本少女北京杀人案”,与这个案子颇有点儿可做对照,但那几个凶手属于“见义勇为”,与“买凶”无关;老王呢,找他了解过一些这个案子的细节,但基于公安工作的原则,有些东西他不肯多说;赵呢,这案子倒是他们那部门配合出击抓的,但还没等用上呢,杀手已经束手就擒了,有劲儿没使出来。
  算了,还是放在这个系列里面吧,反正案件的情况从他们那里了解来的。
  从哪儿说起呢?
  还是从案发说起吧,2006年的冬天,北京警方的几名法医集体出动,在河北北京交界的一处深山老林中,挖出了一具还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
  死者年约四十,身体强健,衣着都是名牌,钱包,手杖都被埋在一起。
  同死者埋在一起的,还有一条黑背牧羊犬,死者的头上,有两个弹孔,被法医们鉴定为致命伤。
  待续
  京师四小名捕系列之外一篇 老八路的生存奇迹
  警察的生活,如果不谈政治,很有点儿象当年的捕快,而北京的警察,就有点儿象大宋朝开封府的王朝马汉了。
  然而,象七侠五义里面名捕们有时候会被包大人派出去护送或者照料某位大臣或郡主逛街一样,北京的警察有时候也会接受点儿与侦破无关的接待任务。
  老尹提到他负责的接待任务中,最印象深刻的是在退休前一次带一批老八路去参观军事博物馆。
  这些老八路,既不是什么高官,也谈不上战功赫赫。按照中国传统征兵和戍边的传统,这些普通的华北农家汉子或者在抗战胜利后,或者在建国后,或者在抗美援朝后,陆续地离开了军伍,心满意足地回乡种地去了。今天,在他们身上,已经很难看到“老革命”的痕迹。
  那么,他们怎么会到北京呢?询问之下,才知道是因为其中一位癌症已经扩散,时日无多,这才通过民政的帮助重新相聚,然后集体去北京看看天安门,在军博这个老兵心中的圣地完成最后一聚。(看过华虎关于部分老兵生活困苦的报道,看来近年来民政部门对他们的待遇有所改善)老尹费了好大力气才能认出哪位是今日的主角,因为老兵们无论神情还是相貌看来都实在太相似。只有依靠他多年经验,才通过脸色(化疗后人的皮肤会有些变化,变得近似透明)终于识别出来。
  京师四小名捕系列之铐你没商量
  写之前先说件让人快意的事情,前两天写了位命特别硬的老八路,写完,才知道这个几年以前就被医生判了死刑的老爷子,今天还活得好好的呢。前两天老尹还特意带了礼物去看望过,老爷子说上回去看,大夫又跟我说还剩仨月,到今儿个顶了俩多月了。。。
  老爷子命硬,祝老爷子继续顶下去。
  回过头来说正题,铐人是警察的基本技术,可有特殊的时候,你还真不好掌握,比如有位老牌警官就有这样的经验。为了不给人家惹麻烦,就把这位称作老K吧。
  老K是个不错的警察,不过我对他的了解限于介绍侦破经验的材料。公安局内部有定期介绍经验的材料,写得都绘声绘色的,老K文笔不错,当然也可能是谁代笔。我记得他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材料里面,他写了个有趣的案例,是关于怎么铐人的 – 您说,这老警察老警察的,抓贼动辄三位数,铐个人还值得介绍经验么?
  当然了,因为老K碰上的情况颇为特殊。
  冬天,在公交车里怎么抓一个穿军大衣的扒窃犯 – 老K是亲眼看着他扒了一个包,可是您想过没有,咱人民解放军的军大衣袖子长,把手腕子都笼着,你怎么能一下铐上他呢?
  而且,警察的思路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老K在文中写道:“我当时穿着便衣,威慑力不足”
  便衣也是警察么,有什么不一样?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当时我还问过别的警察,人家说是这样的,一般你要穿着警服铐谁,那说铐谁就铐谁,老实着呢。但是便衣就不一样,便衣的危险性要大得多,对方反抗得特别厉害。应该说,见到警察,贼总是怕的,但表现形式不同,面对穿制服的,他哆嗦,你让往东就往东,你让往西就往西,面对穿便衣的呢?他惊恐,第一个反应就是挣开了跑。这在心理学上是怎么回事儿,恐怕还挺复杂。
  老尹就有这个体会,我写他送盲流去医院的时候讲过一句话,说老尹在医院门口抓号贩子,那号贩子打到光膀子,战斗力特强。
  这是个真实的案子,算是老尹大意失荆州。当时是全市打击号贩子,冬天。老尹他们属于临时抽调的警力。别说,老尹的眼力走那儿都威风八面,在同仁医院门口,几分钟就判明一个号贩子,上去就给铐了。
  以老尹的经验呢,铐了带走就完了,从来如此。他忘了自己这时候穿的是便衣,在号贩子眼里可没有穿警服那么可怕,一铐,立刻就开始满地打滚,嗷嗷叫着边打边跑,抓住脖领子,一甩,大衣不要了,跑两步又被抓住袖子,一扯,棉袄也不要了,再抓,哧,衬衣撕了,光膀子了。。。
  就那也不干阿,雪地里打着滚跟老尹干,别看对杀人犯一个能抓他四个,都铐上了老尹还真没见过这么顽强的  “那铐子就是个铁圈,疼是疼,可他要不怕疼,他还真不把铐子放在眼里。”
  下来一头热汗的老尹感受就是八十岁老娘倒绷孩儿,打雁的让雁鹐了眼,而且直说以后我能不干便衣,就不干便衣,太危险。
  老K这次的局面就是一样麻烦,他看见了,想抓,可是他也有经验,觉得事情难做。
  第一,你得铐得上他,那么长那么厚的军大衣袖子你怎么铐?
  第二,铐上不能让他跑了,你没警服他可能拼命。被《金盾》称作“反扒战神”的老王,手上一个大疤,作了三次手术还没好利落,就是让一个老贼咬的。
  第三,铐上你还得立刻把事主扣下,这年头人怕事,不扣下事主他可能为了避免生事就溜了。可是老K只有一个人,他没助手  他是上班路上,哪儿来的助手呢?
  也就是老K了,他这个案子的处理,既然上了资料,就应该算是经典了。
  他冲着那贼“咣”就撞过去了。
  干吗去撞那小子呢?撞趴下他?
  那还不如照脑袋一家伙管事儿呢,众目睽睽之下,就算对嫌疑人也不能这么干(背后如何?反正打我认识这几位手里出去的,他要说自己受过警察虐待什么的,医院肯定诊断不出来。)
  那干吗去撞呢?
  是啊,那扒手也一愣,转回头来很凶地看了老K一眼,马上就收回去了。
  因为老K这时候的形象一点儿不象好人,横眉瞪眼,一米八多的大个,整个一北京人常说的“杠X”,撞完人还跟人没完没了,没事儿找事儿的主儿。
  果然是没事儿找事儿,老K撞了人家,还冲那扒手骂一嗓子  “你丫站不稳阿?”指指上方地铁扶手的吊环,“扶着点儿阿你!”
  扒手能扶着么?他两只手互相掩护着都有任务呢。
  不过现在不是已经扒完了么,那小子看看老K的模样,不愿意找不自在,悻悻地向上伸手拉住扶手的吊环 … 这往上一伸手,腕子就露出来了。。。
  老K眼疾手快,一抬手,咔嚓,就把这小子铐上了。
  不等他反应过来,反手顺势一拉,咔嚓,另一个环铐到扶手的立柱上了。
  周围人大哗,扒手也大惊,嗷嗷叫,又蹦又跳。
  老K连理都不理他们  废话,把你都铐柱子上了,你小子要随身带着电锯我佩服你,不然我不摘你就挂那儿吧。拼命?挂在柱子上我倒看你怎么个拼法  回手一把给事主拉住,亮证件:“同志,我是警察,你丢什么东西没有?”
  后边的事儿,就不用说了。
  那天看这材料的时候,我在老尹副座上,他开车,看着,我就问:“老尹阿,那人铐上,真挣不开,卸不下来?”
  “是啊。”老尹说着,怕说服力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