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景润 作者:沈世豪_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陈景润最困难的岁月,也是陈景润创造辉煌的关键时期。四年,在煤油灯下,陈景润经受过多少次的失败,没有人能知道。为了不给人留下口舌,他一直守口如瓶。人们只是在他获得成功之后,发现了他床底下足有三麻袋之多的草稿纸。

  对于陈景润的硬拼硬打的精神,早在1963年,他的好朋友林群院士就为之惊叹了。有一次,陈景润问:

  “一个10阶行列式,怎么知道它一定不等于零呢?在一篇别人的论文里是这么说的,这个作者用什么办法来算它呢?”

  这个题目要硬算,须乘360万项,至少要10年。而仅仅过了一个月,陈景润就告诉林院士:

  “已经算出来了,结果恰恰是零。我不相信那篇文章的作者会有时间去算它,一定是瞎蒙的。”

  陈景润的毅力和耐性,以及敢于去碰大计算量的勇气,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

  哥德巴赫猜想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极为缜密的推算过程,无法用电子计算机(当时陈景润也没有此种设备),陈景润仅靠一双手,一支笔,胼手胝足,终成大业,何其容易?

  如今,这盏如文物一样保留在陈景润家中的煤油灯,或许,是个最好的见证吧。

他在喜玛拉雅山巅行走

  雪峰,冰川,晶莹剔透的神话世界。

  1972年,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陈景润终于登上喜马拉雅山山巅了。他用独特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华,改进了古老的筛法,科学、完整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1966年,他曾证明过,其时,洋洋洒洒的200多页论文,繁琐且不乏冗杂之处,《科学通报》发表的,仅是一个摘要式的报告,而现在,一篇流光溢彩珠圆玉润的惊天动地之作,就揣在陈景润的怀里。

  他无限喜悦,恰似兀立这世界罕见的绝顶,览尽绮丽风光。远天如画。骄傲的白云,极为温顺而优雅地簇拥山前。黄河,长江,还有中华民族的脊梁长城呢?它们化为了奇峰绝壁中遗落的传奇?还是以不屈的英姿,托起了这几乎是亘古不凋的丰碑?

  同时,他也感到莫名的忧虑。林彪自我爆炸之后,中国政坛发生了强烈的震撼。不愧是一代伟人的毛泽东,以力挽狂澜之势,“解放”了175位将军,并于1973年4月,开始启用邓小平,虽然,极“左”思潮并没有得到根本的纠正,“四人帮”仍是甚嚣尘上,但滚滚寒流中,已经可以预感到不可遏制的春天的气息。“老九不能走”,毛泽东一句诙谐的话语,使处于逆境中的知识分子强烈地领略到阳光的和煦和明媚。陈景润并不完全了解中国当时的政治气候,他从周围人们的神色和对他的态度中,已隐隐感觉到,局势已经相对宽松一些了。毕竟是受过严重冲击,并且声言再也不搞业务的人,心中的余悸并未完全消失。他私下里对要好的朋友透露:“我做了一件东西,不敢拿出来。”

  没有不透风的墙,陈景润的秘密终于暴露了。当时,派驻中国科学院的军代表负责人是一个将军,久经战阵的他也得知了消息,沉着地告诉部下,尽量动员陈景润拿出来,八年过去了,“文革”大乱,相当于打了一场抗日战争,科学领域已鲜见奇葩异草,正直的人们,同样渴望那能引来百花盛开的一枝独秀。

  陈景润是谨慎的。他把这一“稀世珍宝”交给自己最信任的北京大学教授闵嗣鹤先生。闵先生在北大曾开过“数论专门化”的研究生课程,培养了曾攻下哥德巴赫猜想(1+4)的潘承洞等奋发有为的一代中年人,更重要的,闵先生一贯为人厚道、正派,是个德高望重的数学界前辈。

  命运同样钟情陈景润,当时,闵嗣鹤先生的确是审定这一论文的最理想人选。不过,当时闵先生已经得了病,他心脏不好,体力衰弱,他把陈景润的论文放在枕头下,靠在床上,看一段,休息一会。老学者是极端认真的,每一个步骤,他都亲自复核和演算。犹如登山探险,沿着陈景润的脚印和插上的路标,他抱着病躯,喘着气,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风雨兼程,实在坚持不住了,坐在冰冷的石头上歇一会,咬着牙,又往前走。可敬可佩的闵先生,用生命之火的最后一缕光焰,点亮了陈景润的前程和中国科学的明天。

  经历三个月,闵先生已是精疲力竭,他含着满意的笑容,向陈景润说道:

  “为了这篇论文,我至少少活了三年。”

  陈景润的眼圈红了,嘴里不住地说:“闵老师辛苦,谢谢闵老师。”

  数学所的王元,也独立审阅了陈景润的这篇论文。王元在“文革”中同样受到冲击,无端被诬为一个所谓反革命小集团的成员之一。他和陈景润同辈,在冲击哥德巴赫猜想过程中,同样有过辉煌的战绩,他证明过(3+4)、(2+3)、(1+4),为了慎重起见,他请陈景润给他讲了三天,并进行了细致的演算,证明了陈景润的结论和过程都是正确的,在“审查意见”上写下了“未发现证明有错误”的结论,支持尽快发表陈景润的论文。

  事实被不幸言中,闵嗣鹤教授在审核完陈景润的论文不久,因病而不幸去世。陈景润闻讯悲痛万分,他痛楚地对同事说:“闵先生是好人,今后,谁来审我的论文呢?”

  《中国科学》杂志于1973年正式发表了陈景润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1+2)。该文和陈景润1966年6月发表在《科学通报》的论文题目是一样的,但内容焕然一新,文章简洁、清晰,证明过程处处闪烁着令人惊叹的异彩。

  世界数学界轰动了。处于政治旋涡中的中国数学界,尚未从浓重的压抑中完全解放出来,但不少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陈景润这篇论文的真正意义:它是无价之宝!是一颗从中国大地升起的华光四射的新星。

  密切关注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2)的外国科学家,看到这篇论文以后,真正信服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哈贝斯特坦从香港大学得到陈景润论文的复印件,如获至宝,他立即将陈景润的(1+2)写入他与黎切尔特合著的专著中。他们为了等待陈景润对(1+2)的完整证明,把已经排印好的该书的出版日期推延了数年之久。在该书的第十一章 即最后一章 ,以“陈氏定理”为标题。文章一开始,就深情地写道:

  我们本章的目的是为了证明陈景润下面的惊人定理,我们是在前十章 已付印时才注意到这一结果的;从筛法的任何方面来说,它都是光辉的顶点。

  陈景润喋血跋涉的精神,感动所有深知其艰辛的人们。华罗庚在“文革”中久经“四人帮”一伙的迫害,处于逆境之中。他得知陈景润的情况,这位提携了陈景润,并培养了不少出类拔萃学生的数学大师,一生严谨,轻易不评价他的学生,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说道:“我的学生的工作中,最使我感动的是(1+2)。”美国著名的数学家阿·威尔(AWeil)在读了陈景润的一系列论文,尤其是关于哥德巴赫猜想(1+2)论文以后,充满激情地评价:

  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震惊海外的社会效应,在当时相对封闭的中国,许多普通老百姓是不清楚的。陈景润的知名度,主要源于徐迟的那篇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为中国人赢得了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在《中国科学》上刊登了他的那篇著名论文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接踵而至的荣誉和鲜花,而是培养了他的老师和给予他帮助和支持的同事、朋友。他恭恭敬敬地把论文寄给远在厦门大学母校的老师们,并在篇首题上表示感激的话语和名字。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患难和逆境,陈景润把由此而来的名利、荣誉、待遇看得很淡。他仍是穿着已经褪色的蓝大褂,看到同事,仍是闪在一旁,率先问好,或表示谢意。一场大战过后,捷报飞扬,并波及海外,在陈景润的目光中,一切仿佛都是那么平常,那么顺其自然。他依然节俭得让人感到过分。唯一奢侈的是,不忘记在竹壳热水瓶中放下几把药店中买来的最便宜的参须。

  1973年是不寻常的。表面上的特殊平静,往往预示出人意外的高潮。黄钟大吕,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并不至于会那么平淡无奇地消融在飘逝的岁月里。尽管,“文革”大劫此时并未结束,中国正处于一种政治上的非常时期,但光明和真理依旧倔强地展现出那不可战胜的伟力。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如擎天大柱,撑起科学的蓝天。

  陈景润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由哥德巴赫猜想引发的传奇,以常人无法预料的情节,揭开了更为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一页。或许,只有生长在中国的陈景润,才有幸享受和领略如此的幸运。



  






陈景润第五章 风雷激荡






第五章 风雷激荡

毛泽东下令“抢救”陈景润

  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古老的皇家园林。万木葱茏,碧波荡漾。飞檐吊角仪态万方的大屋顶式的建筑,恰似不动声色的历史见证人,阅尽春光秋色,也阅尽系着中华大地的史诗。

  毛泽东日理万机。这位来自湖南韶山冲的农民的儿子,才华横溢的教书先生,挥动那如椽巨笔,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中国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撼天动地的肺腑之言,恢复了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的尊严。毛泽东不愧是继列宁之后又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变为实际的领袖,不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改变了世界格局,改变了时代的走向。他的伟大之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