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瞩目的着名将帅(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蒋介石配合美国侵略朝鲜,在广西有计划有组织地制造土匪暴乱,残杀人民解放军与革命干部,局势较为混乱。张云逸针锋相对,采用部队进剿与政治瓦解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派出部队进山剿匪,一方面组织工作队宣传党的政策,对土匪及其亲属进行政策攻心,于1951年5月1日以前,胜利完成了消灭广西全省股匪的任务。他还很重视统战工作,常到省委统战部招待所找民主党派领导人与民主人士谈话,民盟南方主委莫乃群就是被他的真诚所感动,负责起广西的民盟工作与省人民政府的行政工作的。
  1949年底至1952年,张云逸在主持广西工作期间,同其他负责同志一起,坚决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取得了各方面工作的重大成就,使广西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他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张云逸被毛泽东授予大将军衔,并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长期的艰苦生活和紧张的工作,使张云逸积劳成疾。1952年,他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党中央和毛泽东十分关心张云逸的健康状况,毛泽东亲自写信要他安心养病。病情好转后,张云逸留在中央工作。此期间,他仍然关心广西的工作,常回南宁看看。张云逸于1974年11月19日,不幸因病在北京逝世。邓小平代表党中央致悼词,对他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
  张云逸,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之一,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自小从军,身经百战,为共和国的创建立下了赫赫功勋。他几十年如一日,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为革命事业贡献了一生。正如毛泽东所称赞的:“数十年如一日奋斗不息,是模范的共产党员。”张云逸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关心人民,爱护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张云逸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自青年时代起,他就立志从戎救国。辛亥革命时便自告奋勇担任炸弹队队长,初出茅庐便显露智勇锋芒。之后,历经北伐战争、百色起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1938年9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再次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会议刚结束,毛泽东、王稼祥、刘少奇就联名致电项英:“现在安徽中部最便利我军活动,新四军可否派两个至三个营交张云逸同志率领过江?”中共中央直接点将,要张云逸过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要就是因为他具有卓越的指挥才能,堪当重任。
  张云逸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有一次部队开会,他发现台下的战士捡起台上扔下的烟头来吸。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淮南的烤烟都被日伪统治的南京、扬州客商低价买走了,而市面上销售的却是高价的外国烟。这样,战士们身在以烤烟闻名国内外的淮南却抽不起烟,怎么办呢?他想到了自己办烟厂,配合政府开展反对敌人经济封锁的斗争。于是,他批了42元的淮南票作为经费,后来成立了天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飞马牌〃香烟一问世,不仅解决了战士吸烟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税收,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曾这样评价:“‘飞马’为抗战服务,劳苦功高,胜之成‘烟草大王’了。”
  张云逸平易近人,爱护同志。在战争年代,他同干部、战士打成一片。他同战士同甘苦、共患难,时刻把战士的冷暖放在心上。行军中,他常常深入连队,询问有无掉队的战士和病员,询问大家是否疲劳。每到宿营地,都叮嘱战士用热水洗脚。发现病员,就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他们骑,还关心他们的饮食。在和平建设时期,他虽然是功勋卓著的党的高级将领,但总是以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面貌出现。他同身边的工作人员,一直保持着平等的同志关系,从不直呼其名。他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关心工作人员,在生活上也对他们关怀备至。
  张云逸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他常教育自己的亲属,不要有特权思想。1954年,张云逸来北京安家后,工作人员劝他让小儿子光东到条件较好的“八一”小学读书。张云逸却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多干部子女在一起,有好处也有坏处;满清的八旗子弟,许多人只知吃喝玩乐。我们干部子女要自己去奋斗,可不能变为八旗子弟啊!”他的二孙子小强毕业时被分到农场去,他坚决支持。后来小强想参军,求他帮忙。他给孙子写信说:“你就是兵,是不穿军装的兵。”他没有给孙子参军提供任何方便。
  张云逸的晚年虽然健康状况很差,但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是这样一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老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多少次率领他的将士们浴血奋战、出生入死,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中,却终于在经年累月的奔波之后被病魔折磨得倒下去了。
  张云逸大将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大将风度永为后人垂范!
  热血青年爱国心
  谭震林;1902年4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攸县城关镇一个贫困的城市居民家庭。出生时,父亲给他取名喜起,意即喜从人间升起。母亲胡润秀,秉性善良,勤劳贤淑,宽厚仁慈,乐于助人。她常常带着喜起接济邻家的一位年过八旬的余婆婆,母亲的善良举动,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911年,谭震林入私塾学习,两年后;在书纸店当学徒,并广泛阅
读了进步书刊,从而接受了革命思想。斗转星移。十二年后,他的兄弟相继长大,父亲又失业在家,全家陷入了饥寒交迫的深渊。父亲不得不让他的兄弟们外出做工。12岁的谭震林便被送到一家叫“太成堂”的古书铺里当了学徒。两年里,他在那里没有学到什么手艺。不久,老板病故。他又只身来到茶陵县城的徐文元书纸店,再次当学徒。经过两年的学徒生活,他总算出师了。老板见他为人忠厚,勤学苦干,便留他继续在书纸店里当工人。但是,他是多么想读书啊!可是,书店里的书是要卖钱的,又不能随便翻看,他又买不起。不过,聪明的谭震林终于想了一个好办法。白天,他在老板面前卖力地干活,晚上,待老板一家和同伴们睡熟后,他便偷偷地把书拿回住处,再拿棉被或草席堵了窗子,点上青油灯,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第二天,他不等老板起床,他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书放回书架原处,当晚又照样偷偷地取下来继续看完。就这样,他伴着那盏昏暗的煤油灯,如饥似渴地读完了《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洪秀全传》等许多古典小说。他也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受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熏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他特别崇尚书中的英雄人物的崇高气节和高贵品质。他也逐渐认识到要想打倒封建王朝,推翻不合理的旧社会,靠个人单枪匹马不行,必须像书中“聚众起事”的英雄一样,团结起来,才有可能成功。
  茶陵县城有十多家书纸业店铺。老板们不仅压迫工人们,让他们拼命为他做工挣钱,还肆意虐待工人。其中,文苑堂的少老板娘是一个心肠狠毒的泼妇,经常欺凌店里的工人。有一次,这个老板娘竟毫无人性地毒打一位在“文苑堂”干了几十年的50多岁的老工人,当时这个店里的老板——她的丈夫,还是这个老工人抱大的。可是这个才20多岁的老板娘,竟然无理打骂这个同她父亲年纪一样大的老工人。谭震林怀着满腔义愤,逐店串连发动全茶陵县城的书纸业工人,一窝蜂拥进了文苑堂,逼着少老板娘当着众人的面向那位老工人赔礼道歉。事后,工人们都交口称赞谭震林有胆量。谭震林谦虚地说:“没有大家一起闹起来,我一个人喊破喉咙,她也只当耳边风。她下跪,是因为我们工人齐了心,她斗不过我们。”
  1925年春,徐文元书纸店倒闭停业。他又到了徐博文书纸店当书籍装订工。当时,书纸店的老板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便随意解雇工人,并且多招只给饭吃不给工资的学徒工。他目睹失业工人的悲惨遭遇和书纸店老板们的为富不仁,感到无比愤怒,便发动工人团结起来,同资本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选择了旧历七八月,也正是书纸行业的销售旺季这个有利的时机,发动了全城书纸业工人统一罢工。工人们聚集在商会门口静坐示威。资本家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向工人求情,催促他们快回去上班。这时谭震林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说:“我们工人长年累月替你们做牛做马,拼命干活,你们都不顾工人死活,任意解雇老工人,让这些不拿工资的徒工替你们卖命。当他们年纪大了,就被你们一脚踢开。试问,你们良知何在?良心何在?”在工人们的压力下,商会头目不得不同工人们达成以下协议:“一、被解雇的工人,从即日起,由原店方收回工作,今后不得再有资方随意解聘雇员的事件发生;二、所有雇员的佣金,一律从本月起在原佣金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成;三、……”工人们终于胜利了。他们也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团结得更紧密了。通过两次领导发动工人起来斗争,谭震林受到了很好的革命锻炼,为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和投身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还是谭震林在徐博文书纸店做活计时,他认识了一个叫余来的小学教员。此人便是中国共产党在攸县的负责人之一。谭震林经常与他在一起,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