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一上午的工夫,李云天就接连从数起案卷中发现了明显的可疑之处,一一指给了山西清吏司的郎中,使得其额头上满是汗水,大汗淋漓。
  临近中午的时候,监察御史们封存了手里的案卷,各自回去吃午饭,准备下午继续查阅卷宗。
  在刑部刷卷一共要进行三天,最后一天监察御史们要交叉抽取已经审查过的卷宗再进行复查,以免有疏漏之处。
  为什么说京城各大衙门的人都不愿意招惹刑部的监察御史,由此可见一斑,监察御史想要找麻烦的话很容易。
  出了刑部衙门,李云天与谢恒等人拱手告别,上了停在门前的马车离开,径直去了明月馆的后门,从后门进入馆内。
  齐福在后院的一间厢房里等着李云天,将上午考试的情况向他做了回报,一共有一百七十六名士子来参加此次考试,得到六十分以上者有三十人。
  未通过考试的士子已经被齐福安排到一家酒楼吃午饭,欢迎他们下次再来闯关,而那三十名合格者留在明月馆内,李云天将亲自宴请他们,通过考试者无疑都是此次前来士子中的精英。
  明新馆的一个大厅内,三十名通过考试的士子围坐在三张大圆桌前交头接耳地说着话,对通过了考试感到很是兴奋。
  就在众人叽叽喳喳地聊着天时,一名戴着一副将嘴部以上部位都遮挡住的面具的魁梧男子在齐福等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见此情形,大厅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士子都饶有兴致地望向了那名戴着面具的男子,上下打量着他。
  “恭喜诸位过关,在下明新居士,很高兴以后可以和诸位切磋技艺。”戴面具的男子正是李云天,笑着向现场的士子们拱了一下手。
  “先生!”士子们闻言,纷纷起身向李云天拱手行礼。
  “诸位有什么疑问尽管开口,本居士知无不言。”在桌前落座后,李云天环视了一眼望着他的众位士子,微笑着说道,他知道众人肯定有着许多疑问。
  “先生,请问是你的这种算法快,还是算盘快?”话音刚落,一名儒雅帅气的士子就站起身,不动声色地问道。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两者孰快孰慢,一比之下自然分晓。”李云天闻言笑了起来,清晰地感觉到了这名儒雅士子在向他挑战,言外之意很明显,如果算盘的算法更快的话,那么他的加减运算法则岂不是就是鸡肋?
  “如何比试?”儒雅士子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沉声问道,他觉得李云天成竹在胸,根本就不惧他的挑战。
  “为了公平起见,在座的每人各自出一个数字,把这些数字相加,最快得出正确结果者为胜。”李云天笑了笑,望着现场的士子说道。
  “此法甚好。”儒雅士子点了点头,李云天的提议合情合理,他没有丝毫反驳的理由。
  见此情形,屋子里的士子们不由得兴奋了起来,兴致勃勃地等待着李云天和儒雅士子之间的较量,他们知道儒雅士子是国子监的算学高手,一手算盘更是打得出神入化,李云天虽然是两榜的进士,但术业有专攻,不一定是儒雅士子的对手。一


第206章 星星之火

  明新馆的下人很快就端来了笔墨纸砚,大厅里的士子各自写了一个数字,交给了其中一名瘦高个士子,届时将由这名瘦高个士子来报数。讀蕶蕶尐說網
  与此同时,齐福还让人拿来了几把算盘,一把给了儒雅士子,另外几把给了现场算学精通者,以此来验证结果的正误。
  趁着这个机会,明月馆的下人们走马灯似地把饭菜在桌上摆好。
  等儒雅士子等人准备妥当后,这才注意到李云天竟然稳如泰山地坐在那里,丝毫也没有拿笔墨纸砚进行演算的意思,心中不由得备感狐疑。
  李云天向那名瘦高个士子挥了一下手,瘦高个士子就开始读手中纸片上的数字,大厅里顿时响起了啪啦啪啦的算盘声,儒雅士子等人有条不紊地拨动着算盘珠进行运算,而李云天则悠闲地品着酒杯里的酒,好像已经把比试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九万七千五百六十五!”当瘦高个士子一口气报完了手中的三十个数字后,李云天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随即宏声说出了一个数字,然后将酒杯中的白酒一饮而尽。
  士子们闻言纷纷面露惊讶的神色,不约而同地望向了儒雅士子,想知道儒雅士子会有什么结果。
  “九万七千五百六十五!”片刻之后,儒雅士子抬起头,面无表情地高声说出了一个数字。
  轰一下,大厅里骚动了起来,谁也不知道李云天是如何精准地算出了这个结果,在众人看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先生大才,学生万分钦佩!”在人们交头接耳的议论声中,儒雅士子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冲着李云天行了一礼,被李云天的神奇表现所折服。
  “不过是取巧而已,不足挂齿,若你们掌握了这个方法,肯定比本居士算得还要快。”李云天笑着向儒雅士子向下压了压手,示意他落座,然后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沉声说道,“简单的加减只不过是算学的基础而已,能精通掌握复杂的算法才算合格。”
  “你们都学过《九章算术》,如果用阿拉伯数字来进行其中的运算,那么算法无疑将更加便捷。”
  大厅里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士子们全神贯注地望着李云天,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九章算术》的第八章讲的是方程,第九章讲的是勾股,你们有谁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此言一出,现场的士子们不由得面面相觑,《九章算术》中的方程和勾股虽然采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的算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却没有发明“二元一次方程”,故而生涩难懂,而且使用起来有很大的局限。
  不要说普通的士子,就是国子监那些算学的监生也并没有几个人真正明白过来,更不要说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自然也就没什么人对此感兴趣。
  很可惜,古人虽然有了巧妙的算法思路,但是受到时代的局限性而无法找到贴切的形式,也就是算法体系来将它阐述出来,他虽然自己明白算法,但别人却无法理解。
  这就导致了《九章算术》中方程和勾股的理论和思路流传不广,更别说继承和发展。
  就是古人自己,要想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只有算法思路而没有明确的算法体系来进行支持,也很难进行后继的研究。
  “本居士结合前人的心血,建立了一套运算体系。”见众士子双目流露出了惭愧的神色,李云天不适时宜地抛出了他的“杀手锏”,高声说道,“在这套运算体系中会涉及到未知数,用不同的符号答题,以此来组成一个方程组来进行运算。”
  士子们闻言,眼前顿时就是一亮,全神贯注地望着李云天,想要知道他口中的这套运算体系是什么。
  李云天见状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向门外挥了一下手,就有几名下人把一大块黑板抬了进来,放在了大厅前方。
  一名下人手里捧着一个小木盒,木盒里是一些小石灰棍,是李云天特意让人制成的粉笔。
  “以《孙子算经》上的一道题为例,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鸡兔各几何。”
  李云天从小木盒中拿出一根粉笔,抬步来到黑板前,冲着屋子里齐刷刷望着他的士子们笑道,“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知道,而且也都有各自的解法,在这里本居士就按照那套运算体系来解答这一题。”
  “由于鸡兔的数量未知,是两个未知数,故而本居士将鸡的数量以西夷文字x代替,兔的数量以西夷文字y代替,如此一来就可以得到两组等式。”
  说着,李云天在黑板上以鸡兔的头和足各自列出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随后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了一起,高声说道,“由于这两个等式说的都是鸡和兔的问题,故而里面的这两个未知符号代表的数字是相同的,故而能联合起来解答。”
  在士子们诧异的目光下,李云天有条不紊地解出了这道二元一次方程,得到的结果是鸡有23只,兔有12只。
  “不单单这道题,有了这套体系,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而且任何人在学会后都能娴熟地运用。”
  李云天将手里的粉笔放回了小木盒,拍了拍手上的粉尘,微笑着向屋子里的众士子说道。
  “先生,这组等式可有名号?”大厅里先是一派沉寂,随后先前那名挑战了李云天的儒雅士子起身,狐疑地开口问道。
  “这组等式中有两个用西夷文字代表的未知数,每个未知数称为一个‘元’,所以本居士称每个等式为二元一次方程,这组等式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李云天微微一笑,沉声解释道,看来他刚才露得这一手不错,已经引起了现场士子等人的浓厚的兴趣。
  “先生,如此说来是否还有三元一次方程或者二元二次方程。”儒雅士子并没有落座,而是想了想,试探性地问道。
  “对,俗话说循序渐进,等你们先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再来探讨其他的方程。”李云天不由得多看了儒雅士子一眼,觉得此人悟性不错,这么快就觉察到了里面的玄妙之处。
  儒雅士子闻言这才坐下,望着黑板上李云天的算法,脸上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
  “本居士感谢诸位看得起在下,能来这里应试,本居士定会将所学倾囊相授,与诸君共勉。”李云天随后来到自己的座位,举起桌上倒满了白酒的酒杯高声说道。
  “谢先生!”士子们纷纷端着酒杯站起来,异口同声地回答,经过刚才李云天的神勇表现,很显然众人已经将李云天视为了他们的师长。
  午饭结束后,李云天给现场的士子大概讲解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算法,然后就急匆匆地离开,赶去了刑部衙门。
  齐福给每名士子都发了一本书,里面有李云天编写的四则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