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要孤立和排挤柳明升。
  可以说,自从上了那道奏章后,柳明升在都察院的日子就不好过,等李云天进封为忠武王后境况更是糟糕,不少御史弹劾他是方良的同党。
  柳明升一直有些不明白,据他所知有众多文武官员上奏章弹劾他但他却始终安然无恙,这使得他不由得有些心浮气躁,弄不清锦衣卫的人在搞什么名堂,这种暴风雨来临前的等待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心情异常压抑。
  如今,李云天将他喊来了公房,柳明升自然而然地认为李云天想要亲自羞辱他,然后再以胜利者的姿态将他投入到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
  不过李云天的一句反问使得柳明升陷入了困惑,李云天身为堂堂的忠武王和太子太师,好像没有必要来羞辱他这个小小的七品御史,同样身为监察御史的吴欣可是早就被抓进了诏狱。
  “柳御史,本官查过了,你是宣德五年庚戌科二榜进士,为人耿直,因此没少得罪人,而且在都察院的人缘也不好。”
  李云天见柳明升哑口无言,知道他已经意识到误解了自己的来意,于是不动声色地望着他说道,“本官知道你是因为刘仁妻子的哭诉心中同情,故而给先帝上了那道奏章,这是你的职责本无可厚非,可你想过为何都察院那么多的御史刘仁妻子单单找到了你?”
  柳明升闻言脸色顿时就是一变,当时刘仁的妻子刘张氏带着两个儿子到他们跪着哭诉不公,这引起了他的恻隐之心,最终决定介入刘仁的案子上了那道致使李云天前去参与堂审的奏章,根本没想到得罪李云天的下场,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别人设下的陷阱,只想帮刘仁一家讨一个公道。
  “本官知道你心系百姓,正是如此以后遇事不能鲁莽要三思而行,因为只有你保护好了自己才能更多地为百姓做事,否则只能昙花一现,被人疏远成为孤家寡人。”
  李云天知道柳明升心里感到懊恼,自从方良老老实实交代了罪行后柳明升就知道自己被利用了,因此苦口婆心地教导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等你真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孤家寡人,那么以后在仕途上将寸步难行,更何谈为百姓谋福?”
  柳明升的双目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他没有想到李云天会亲自教导他,得到李云天的提点他的心境也随之开阔了许多。
  虽然以前也有朋友劝过柳明升要在官场上学会明哲保身,但恃才傲物的柳明升对此是不屑一顾,一心想要学着前辈圣贤那样高风亮节的气节,为了百姓而不惜得罪朝堂上的高官。
  可李云天不一样,李云天能在短短十年间从一个御史一跃成为大明的忠武王和太子太师,将讲武堂和交趾、广西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百姓们安居乐业,可谓是柳明升在仕途上追逐的目标。
  如今李云天语重心长地教导柳明升,柳明升的心境自然会受到冲击,进而无形中心态就发生了改变。
  “本官决定推荐你去巡按湖广,切记遇事三思而后行,希望一年的时间不会白白浪费。”李云天知道一时间让柳明升很难从先前的习性中改变过来,于是沉声向柳明升说道。
  “下官谢过大人。”柳明升闻言顿时吃了一惊,连忙向李云天道谢。
  监察御史要想巡按地方并不简单,不仅要看资历更要看在都察院的人缘,以柳明升的处境很难获得这种外放的“肥差”,可李云天却推荐他去富庶的湖广,很显然是想要历练他,这使得他又惊又喜,心情不由得激动起来。
  李云天见状笑了笑,在他看来柳明升与杨云贵一样,都是那种才华横溢但是思想有些偏激的人,一旦使得他们转变了偏激的念头,那么将会是非常难得的人才,故而起了爱才之意准备帮柳明升一把,想要看看他究竟能否被自己点醒,在湖广干出一番作为出来。


第862章 赐婚皇族

  四月初,李云天起身离开京城,乘官船顺大运河南下,前往南直隶与水师汇合,准备拉开清剿倭寇的大幕。
  李云天原本想乘坐停靠在天津港的三桅战船前往南直隶,不过此次南下剿灭倭寇是一次绝密的军事行动,为了避免走漏消息他到南直隶是打着巡察江南的旗号,故而自然要按照惯例走运河。
  沿途州府的官员闻讯后立刻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相关的接待事宜,生怕有招待不周的地方。
  由于明太祖禁止皇族子弟从政,因此自从大明立国以来除了建文帝的父亲朱标当年以太子的身份巡抚过地方外,朝廷还没有派王爷巡察过地方的军政事务。
  虽然李云天这次去南直隶是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名义,但他毕竟是大明第一个活着进封为忠武王的异姓王,在朝廷地位显赫,因此那些州府的官员岂敢懈怠。
  对于地方上的这些迎来送往的礼节李云天虽然不赞同,认为既浪费了当地的资帑又耽误了地方衙门的事务,但他实在是不好说些什么,毕竟这是官场上由来已久的风气他也不好独善其身,唯有入乡随俗任由那些人折腾。
  不过,李云天现在已经贵为大明的郡王并非外人轻易就能见到,再加上此次外出的差事是巡察江南故而不宜与沿途地方州府过多接触,以免有干涉地方事务的嫌疑。
  因此李云天并没有下船去见那些老早就守在码头上恭迎的官员,而是派了此次巡察的副手――都察院左副佥御史谢沐恩代他前去应酬。
  谢沐恩原本是广西的一名知府,永乐十年壬辰科二甲进士,正统帝登基后被辅政大臣们调来接任因病致仕的原左副佥御史一职。
  说起来,谢沐恩能获得此职要多亏了李云天,内阁和六部为了左副佥御史一职吵得是不可开交,后来李云天从中调和推荐了谢沐恩,进而使得谢沐恩从广西偏远之地的知府一跃成为了大明都察院的左佥都御史。
  李云天并不是无缘无故推荐谢沐恩,虽然已经多年没有去过西南,但身为广西、交趾总督他对广西和交趾的官员非常熟悉,谢沐恩无疑是知府一级官员中的佼佼者,能力卓越,这几年将地方上治理得井井有条。
  谢沐恩的履历非常好,金榜提名后进入都察院当过五六年的监察御史,然后调到户部又赶了六七年,跟着就外放广西为官。
  按理说像谢沐恩这种履历的官员最容易升迁,不过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由于他投靠的靠山因为触怒了永乐帝被贬,进而被朝中敌对派系攻讦,这才不得不到广西这种偏远的蛮荒之地为官。
  谢沐恩之所以能当上知府也与李云天有关,李云天当年到了广西后裁撤了一批官员,又上奏朝廷调离和惩戒的一批官员,郁郁不得志多年的谢沐恩这才得以上位,进而在广西知府的位置上干的风生水起。
  如果严格界定的话,谢沐恩在朝堂上应该算是六部一派的官员,六部堂官自然不会反对,而李云天被视为内阁阵营的人,他提出的人选内阁阁员们也不会驳回去。
  再者说了,内阁和六部谁也也没有更合适的官员来做左佥都御史的位子,这个位子既需要出身也需要履历,还要得到内阁和六部的认可,故而谢沐恩这次可谓捡了一个大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朝堂上的文官已经产生了一个新的派系,这个派系与广西的官员有关,因为李云天总督广西和交趾的事务,交趾的官员虽然来自讲武堂,但广西官员尤其是中高级官员还是来自内阁和六部,不过他们近些年来受到了李云天很大的影响。
  因此,广西的这些官员既属于内阁和六部这个大阵营,同时又与讲武堂走得非常近,毕竟能来广西做官的差不多都是官场上的失意人,相比于内阁和六部他们更加认同李云天所创立的讲武堂。
  对于内阁和六部来说,拉拢广西的那些官员就显得非常重要,毕竟那些官员不是出身于讲武堂,与讲武堂出身的官员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事关系隶属于吏部而不是讲武堂。
  谢沐恩已近知天命之年,万万没有想到还能有幸担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这样显赫的职务,心中对有知遇之恩的李云天万分感激。
  原本谢沐恩进京后想要率先拜访李云天,但被李云天派人阻止,先去了礼部尚书胡滢的府上拜见,然后又去了吏部尚书郭琎、礼部尚书刘中敷、都察院左都御史顾佐等六部堂官,再怎么说他已经是京官,该拜的码头必须拜到。
  由于宣德帝的口谕,张太后让越王回封地思过,越王在太和殿向张太后逼宫的事情非常低调地得以解决,用波澜不惊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
  吏部尚书郭琎和礼部尚书刘中敷有惊无险地逃过了这次事件,毕竟正统帝刚刚登基实在不宜大动干戈。
  虽然郭琎和刘中敷得以从中脱身,但在气势上已经完全被当时坚定支持正统帝的胡滢所压制,心有不甘地交出了六部文官领导者的地位。
  李云天这次下江南,除了谢沐恩等随行的官方人员外,还有她的两位夫人即雷婷和娜莎,以及山口惠子。
  雷婷可谓是李云天的秘书官,自然要跟在李云天的身边,而娜莎则是要回交趾,协助李云天清剿南洋水道上的海盗。
  至于山口惠子,她这次要趁着李云天大力清剿倭寇的时机返回日本,去完成她心中的复仇大业。
  陈凝凝、柳雯晴和郑婉柔在鲁天行被关进诏狱后相继回到京城与李云天团聚,由于三人事务繁忙,故而只待了半个月就不得不离去。
  为了吸取这次越王逼宫事件的教训,娜莎这次回交趾特意把李云天的一些儿女带了过去,以免一旦京城出事所有人都被困在京城成为人质。
  李云天其实并不同意这样做,但包括周雨婷在内都支持这一做法,故而也就只好点头答应下来,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女们被未来的敌人一网打尽。
  不过,周雨婷的两个儿子,也就是忠武王府的世子李安邦和镇国将军李安宇必须要留在京城,两人可是忠武王府的合法继承人,也是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