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周雨婷的两个儿子,也就是忠武王府的世子李安邦和镇国将军李安宇必须要留在京城,两人可是忠武王府的合法继承人,也是忠武王府未来权力的象征,故而自然要留在京城伴驾,否则难免会被外界认为李云天有二心。
  自从李云天得以成为忠武王后,其子女也随之得以封爵,除了李安邦是郡王府世子外,其余诸子皆被封为镇国将军,女儿们则被封为县主。
  这令周雨婷心中不由得有几分感慨,想当年她可是承蒙永乐帝的恩旨才成为英睿县主,而现在女儿们却都得以进封为县主,实在令她没有想到,恍如梦中一般。
  一路上,李云天悉心教导着那些跟随娜莎前去交趾的儿女们,他平时实在太忙根本就没有时间陪他们,这次正好趁机来弥补这个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李云天成为忠武王后,前来府上想要与李云天结为亲家定下娃娃亲的人越来越多,既有皇族贵戚也有文武大员,还有财大气粗的商贾。
  对于那些前来提亲者,李云天让周雨婷一一婉拒,以相等儿女们年龄大点后再考虑这件事情。
  虽然外界对此纷纷以为李云天是太过沉稳,不想让太皇太后误解他在暗中拉拢朝中权贵,可实际上周雨婷很清楚他这样做是不想拿儿女们的幸福当做权力交易的筹码。
  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李云天既然在朝堂上身居高位,那么与各方权贵联姻就是一个必然。
  就在李云天启程南下的前一天,太皇太后下了一道懿旨,将孙太后的次女、正统帝的亲姐姐永德公主赐婚给李安邦,待日后两人成人后完婚。
  此道懿旨一出立刻轰动了京城上下,谁都知道大明自立国后就在洪武皇帝的祖制下大力限制皇族和外戚,这使得皇家的女儿纷纷下嫁平民以及小官,皇家的子弟也取平民或者小官家庭出身的女子为妻。
  太皇太后的这道懿旨无疑打破了明太祖的祖制,这意味着她对皇族和外戚的观点已经在李云天的影响下不知不觉间发生了改变,由先前的压制改为了扶持。
  正如李云天所说的那样,倘若大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最值得大明天子信赖的还是皇族和外戚。
  不可否则朝堂上的文武官员中也有忠贞之人,可真能舍弃了姓命追随大明的人可谓少之又少,要不然永乐帝登基后不会有那么多建文旧臣成为其臣子。
  而在两百年后的南明时代,与清军作战的不少都是皇族子弟,毕竟对他们来说大明不仅仅是国,更是一个家。
  张氏太皇太后的这道赐婚的懿旨不仅使得李云天的声威得以进一步提升,而且也改变了大明皇族从明太祖以来的婚姻旧制,使得皇族逐渐与大明的权贵通婚,改变了大明朝政的格局,使得皇族外戚登上了大明的权势舞台,成为了大明朝堂上文官集团、勋贵集团和内廷之外的第三方势力。
  这正是李云天所希望看见的一幕,皇族外戚的崛起既制衡了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同时也使得皇帝在用人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进而间接消弱了内廷的势力,可谓一举两得。
  虽然李云天承认司礼监能有效地分担了皇上的公务,但从长远来看如果给宦官太大的权力的话必将遗祸无穷。
  这也是清朝汲取了明朝的教训对宦官大力打压的原因,即便是慈禧太后的宠宦安德海也被山东巡抚以“擅离京城、违背祖制”为名砍了脑袋,至于权倾一时的李莲英也只不过是慈禧太后的一个奴才,虽有很大权限但只是一个特例,并没有提升宦官在清朝的地位。
  当船队进入江南地界后,李云天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坏消息,一大股倭寇忽然之间毫无预兆地就偷袭了宁波市舶司,抢走和焚烧了码头仓库里的大量货物,损失惨重。


第863章 难释旧怨

  宁波市舶司是专为日本朝贡而设,除了接待日本国的贡使外,其重要的职责就是管理相关的海外贸易事务:
  根据舶商的申请,发给出海贸易的证明(公验﹑公凭);
  对准许出海的船舶进行检查,察看有无挟带金、银、铜钱、军器、马匹和人口等违禁之物;
  船舶回港途中派人前去封堵(封存货物),押送回港,抵岸后差官将全部货物监搬入库,并对全体船员进行搜检,以防私自夹带舶货;
  将舶货抽分,细色(珍贵品)十取一,粗色(一般商品)十五取一,后改为细货十取二,粗货十五取二,另征收舶税,三十取一,然后发还舶商自行出售。
  由于大明与日本之间的朝贡相隔时间较久,通常要五年或者十年才会朝贡一次,故而宁波市舶司平日的事务并不繁忙。
  不过,随着交趾海外贸易的顺利进行宁波市舶司逐渐变得忙碌了起来,码头上的货仓里堆满了用来与南洋诸国交易的货物。
  很显然,要是把那些交易货物从陆路运往交趾再出海的话,单单陆上运输就是一个大麻烦,故而李云天就以宁波市舶司、福州市舶司和广州市舶司为跳板,将相关的贸易手续在这三个市舶司办理完毕,然后乘船赶到交趾的市舶司集合,再一起出海与南洋诸国贸易。
  与交趾的市舶司相比,宁波市舶司、福州市舶司和广州市舶司里其实有两套运行的体系,一套就是原来的官员体系,另外一套是李云天派过去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的官员,这些官员不干涉地方和市舶司的正常事务,仅仅对所属的海外贸易事务负责。
  为了取得地方衙门的支持,李云天将贸易利润的百分之三上交给市舶司所在的衙门,再加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就业机会,使得浙江布政使司、福建布政使司和广东布政使司对此是异常重视,特意派员前去坐镇协调与海外贸易有关的各项事宜。
  得知宁波市舶司受到倭寇袭击后,李云天先是微微错愕,随后颇为无奈地摇了摇头。
  市舶司所在地通常都会驻扎一个卫的兵力,谁也想不到倭寇竟然有如此大的胆子,胆敢明目张胆地强抢宁波市舶司码头仓库上用来进行海外交易的货物,而以当地卫所士兵的战斗力很难与那些倭寇相抗衡。
  虽然感到有些惊讶,但李云天并不担心此事会影响到交趾的海外贸易,现在距离交货还有数月时间,陈凝凝和郑婉柔一定会把损失的货物补齐。
  唯一令李云天感到兴趣是主导这次袭击宁波市舶司的是海上的大倭寇还是日本的大名,从他获得的消息来看此次发动袭击的倭寇有数千人之众,而且行动有序,分工明确,动作迅速,绝对不是那些乌合之众可以完成的。
  当船队抵达扬州时,扬州知府陈文行率领扬州各衙门官员前来迎接,陈文是永乐年间的进士,后来进入六科成为了永乐帝身边的近臣,担任户科给事中多年,后来外放江南为官,去年得以调任扬州知府,与内阁关系密切。
  李云天曾经与陈文行在京城公事过一年,当时李云天只不过一个初进都察院的毛头小子,而陈文行则在六科有了深厚的资历,两人由于同为科道言官,故而也打过交道,只不过都是公事而已没有多少私交。
  陈文行对李云天非常热情,除了李云天身份尊贵外还因为李云天被视为内阁阵营的一员,他自然要悉心接待。
  谈笑间,李云天无意中注意到了混杂在人群后面一个身穿正五品服饰的男子,显得畏畏缩缩,像是故意在躲避他。
  见此情形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不动声色地与陈文行等人谈笑风生地离开码头前往城里的酒楼参加接风宴。
  近些年来,这是李云天第二次到扬州执行公务,他的到来使得扬州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紧张了起来。
  宣德六年李云天前来巡查两淮盐道,结果将两淮盐道上上小小给一锅端了,时至今日仍让人记忆犹新。
  如今李云天再度前来扬州,而且打着巡察江南的旗号,这不得不使得扬州的官员们提心吊胆,忐忑不安,扬州可是大明最为繁华之地藏污纳垢自然不可避免,要是李云天彻查的话很多人都会受到牵连。
  不仅扬州的官员,包括南直隶、浙江、福建、湖广、江西乃至广东等南方诸省的官场,都因为李云天的到来而弥漫起了一丝紧张的气息。
  原因无他,李云天此次所执行的公务非常奇怪,江南只是一个泛指,并不是一个确切的地方,这意味着李云天可以在南直隶、浙江等南方诸省行使巡察大权,小事立决大事奏禀,职权类似于巡抚,只不过是管辖数省的大号知府,这对江南诸省官员来说可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天知道李云天这次又会整出什么大动静来。
  其实,朝廷之所以会这样做既是一个迷惑倭寇的幌子,同时也是使得李云天拥有调动南方诸省物资和兵力的权力,以全力应对为祸沿海的倭寇,要想根除倭患可并不容易。
  为了在接风宴上助酒兴,陈天行特意把新一届的江南花魁请来给李云天献艺,其身材婀娜,容貌靓丽,可谓色艺兼备,望向李云天的目光柔情似水,眼波流转处有一种勾人心神的妩媚。
  对于那名江南花魁的柔情攻势李云天一笑了之,与陈天行等人谈笑风生,并没有想要一亲芳泽的意思,这使得那名江南花魁异常失落。
  曾经江南花魁出身的绿萼已经成为了天下红尘女子的楷模,不仅成功嫁给了李云天为妾,而且因为被张氏太皇太后给予了诰命故而在李云天进封为忠武王后一跃成为了忠武王府的庶妃。
  王爵与公侯伯爵不同,妻子与那些重要的妾都会被朝廷封为妃,从高到低依次为正妃、侧妃和庶妃。
  其中,正妃也就是人们常称的王府王妃,总掌王府的后宅,其在王府的身份与宫中的皇后无异。
  侧妃通常出身权宦世家或者书香门第,而庶妃则是出身平民或者低级官吏,能成为侧妃和庶妃的皆为身世清白的良妾,那些出身低贱的妾无法获封为妃。
  例如红鸾,出身江南青楼,被视为贱籍,按照常理朝廷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