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多少文人墨客的创作欲望。他小培根6岁,少年得志,皇宠在身。培根找 

到这样一位朋友可算如愿以偿。而他的这个朋友也确实对他十分友好,肯于 

帮助,可惜,尽管年青的伯爵极力推荐,争奈女王陛下不为所动。伯爵先后 

举荐他作法部长官或检察长;作法部次官或辩护长,作审判长或察卷司长, 

总而言之,是官职不挑大小,虽有一蟹不如一蟹之嫌,只要给官做就好。然 

而,女王虽对伯爵宠爱有加,却对培根不理不睬,伯爵对此又是着急又是无 

奈,就把自己的一份物产赠给培根。培根对他的这位好友自是感激不尽。他 

为他写过剧本,也经常参加他的宴请和盛会。然而好景不长。伯爵因攻打爱 

尔兰兵败而失宠,又因为图谋造反而被捕被审。不幸的培根竟作了陪审人, 

并且表现得十分卖力,在伯爵被处死后,他还亲手起草了伯爵的罪状。于是, 

无论当时还是后来的人们,纷纷指责他缺少道德,是个朝三暮四的小人。其 

实,与他表现相似的人在所多有,但他不能以此为自己辩护,因为他是弗兰 

西斯·培根。 

     这段时间,培根随着埃塞尔斯伯爵的亲疏浮沉而处在身心扰攘的变化之 

中。但他的创作一直未断,大约在1592年,完成了《伟大的复兴》一书的初 

步构想,1597年出版了他的《论说文集》。 

     直到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詹姆士一世登位,培根才开始得到重 

视。是年,他受封为男爵。此后,他的政治和学术生涯都进入一个比较顺畅 

的时期。他的个人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 

     1605年,他的主要著作《论学问的进步》出版; 

     1606年,他与爱丽丝·巴汉姆结婚,是年他已经45岁了; 

     1607年,他被提升为副检察长; 

     1608年,开始《新工具》的写作; 

     1609年,《古人的智慧》出版; 

     1610年,着手写作《新大西岛》; 

     1612年《论说文集》修正版出版,收其论文38篇。 

     自1605年以来的7年时间,培根写书、出书、结婚、升官,可说春风得 

意,意态风流。富富态态地迎来欢快的中年,此后,他的仕途更是愈走愈顺。 

1613年,升任首席检查官;1616年被委任为枢密会议议员;1617年,任掌 

玺大臣。相传,他幼年时,随时任掌玺大臣的父亲进宫,伊丽莎白女王也曾 

称他为“我的小掌玺大臣”。直到40年后,他才真的坐在他父亲昔日坐过的 

位置上。1618年,他任大法官,并被封为巴鲁南男爵。1620年,他的《新工 

具》和《伟大的复兴》也出版了。 


… Page 82…

       然而,盛极而衰,月盈而缺,进入1621年,培根倒运的日子开始降临了。 

  这一年他刚刚升为子爵,却因为受贿被控,经贵族审判,宣判他有罪,罚款 

  40000磅,收监伦敦塔。虽然很快被放了出来,所交罚款也还给了他,但他 

  的政治生涯从此画上了句号。 

       公正地讲,培根春风得意的这十几年,确实沾染上了不少官僚阶层的坏 

  习气。他身为政客,自觉不自觉地落入政客间的相互倾轧之中。他为保全自 

  己,也曾以对手攻击自己的方式来回敬他人。他身为大法官,竟知法犯法, 

  接受贿赂,自然于法于理不容,但当时的风气确实也到了上行下效无官不受 

  贿的程度。他生活奢侈,虽然其情可厌,但也与当时的官场风气谐同。 

       然而,他毕竟是培根。但也因为他是培根,他的这些劣行,尤其是卖友 

  受贿等恶行才令人不能容忍。尽管他百般辩解,说虽然受贿并没影响判案, 

  依然不能得到人们的原谅。正所谓小人行恶事则想当然耳,伟人有丑闻则令 

  人可畏矣。 

       老年的培根,以他特有的精神状态,接受了这一切。这些严重的打击和 

  挫折并未使他消沉。不仅如此,乌纱帽一去,创作更勤奋。下台仅6个月, 

  他就完成了他的史学著作《亨利七世统治史》。次年出版《风的历史》。1623 

  年又出版《生与死的历史》和《论科学的尊严及其发展》。1624年,《论说 

  文集》的最后修订本问世,共收文章58篇。1626年4月9日,培根去世。 

       培根一生,热爱科学,他又是西方近代实验科学的前导式人物。到了晚 

  年,他依然乐此不疲。他死前,见大雪而生情,便忽发奇想,亲手做一项以 

  雪保存鸡肉的试验,不幸因寒致病,一病不起。 

       培根一生,贫困日久,富贵时稀。他一生多在赊债中生活。一旦富足, 

  又奢华不已。1598年,他曾因拖欠债务而被短期监禁。到他去世时,他虽有 

  存款7000磅,却有欠款22000磅之多。 

       培根一生,在仕途与学问之间,两相平衡,可谓做成一件常人难以设想 

  的困难事,以致后来的研究者,有时也禁不住发问:他一生追求名利富贵, 

  奔忙不息,可谓数十年如一日也,而他的学问又是如此精美渊博,他到底利 

  用什么时间得此学问? 

       概而论之,培根是个复杂人。他的研究者说:“就智力方面说,培根是 

  伟大的;就道德方面说,他是很弱的。他的人格是多方面的,他的天才不限 

  于一隅。他是法学家、政客、科学家、哲学家、历史家,又是散文作家。对 

  于这样繁复的性格与才能要下一个总评是很难的。”① 

       然而,因为他复杂,才有深度,才有味道。其实历史上的大人物有几个 

  不是多层面深层次的,又岂止培根一人而已。不过因为这位培根的政治生活 

  与学术生活、理论创作与道德行为的对比十分尖锐,使得后人对他更多些注 

  意罢了。 

       从成就方面看培根,倒是他本人对自己的一生总结更有意趣。他在 《遗 

  嘱》中这样写道:“我的灵魂将归于上帝,我的躯体将殁于黄土,我的名字 

  将传之后世,并扬名海外。” 

       培根爵士一点也没有夸大其辞。 



                               3。培根的哲学成就 



① 《培根论说文集》,绪论,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第20 页。 


… Page 83…

       培根哲学最为后人称道并引起研究者兴趣的,是他的幻象说、归纳法和 

  他的分科理论,而他留给后人的最鲜明的印象,则是他是当仁不让的西方近 

  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 

       (1)关于幻象说 

       培根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他反对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旧逻辑,主张建 

  立一套新的逻辑的方法。他的这种新逻辑方法,也就是他的哲学方法。 

       培根认为,在旧的思维方式中,人们常常误入陷阱,其中有4种情况, 

  最为令人担忧。这4种情况样样都是防碍人们正确认识科学的路障。他称这 

  4种情况为4种幻想即假相,四种假相的具体内容是: 

       “族类假象”。何为族类假象?他说:“族类假象植基于人性本身中, 

  也即植基于人这一族或这一类中。若断言人的感官是事物的量尺,这是一句 

  错误的话。正相反,不论感官或者心灵的一切觉知总是依个人的量尺而不是 

  依宇宙的量尺;而人类理解力则正如一面凹凸镜,它接受光线既不规则,于 

  是就因在反映事物时掺入了它自己的性质而使得事物的性质变形和褪色。”① 

       这种培根式的表达方式,一般中国读者接受起来可能会觉得语言拗口。 

  用通俗的话讲,族类假象,就是人们习惯于用人的感官或心灵作为认识世界 

  的尺度,而不是依据宇宙本身的标准作为尺度。这样,人对世界的认识,有 

  如用一面凸凹不平的镜子照世界,因为镜子不平,镜中的映象绝难准确。 

       这思想在今天看来,乃是最基本的常识。而在17世纪之初,则是一种大 

  胆的具有学术价值的总结和发现。要知道,在受到长期思想扭曲的时代,发 

  现常识就是发现真理。而培根所发现的又岂止是常识而已。他的关于镜子的 

  比喻尤其精采。用凸凹不平的镜子照世界,比如用哈哈镜照世界,镜中反映 

  出的形象一定也是幽默或者滑稽的。漂亮女人比如西方的维纳斯、中国的西 

  施姑娘不照此镜,倒也不怕照此镜,唯有那些寻开心者才对哈哈镜哈哈大笑, 

  而一些丑姑娘如中国的无盐小姐和欧洲的驴头公主之类,则一照此镜,不免 

  格外生情。若人的头脑直如一面镜子一样,纵非哈哈镜,镜子的质量也有好 

  有坏。可怕的是,人的思维系统乃是一面充满自信感的镜子,即使它真的是 

  一面哈哈镜,它也绝不会轻易承认自己会扭曲一切外部形象。相反,它只管 

  认为自己对外界的反映恰当公正良好。培根本是一位十分注重感性经验的哲 

  学家,他能注意到人的思维也会产生误区,并希望人们从这误区——幻象中 

  解放出来,确实有很不一般的认识论价值。现代中国人常常喜欢说,跟着感 

  觉走,殊不知这感觉也有醉态朦胧的时候,走路过河可要小心。 

       “洞穴假象”。何为洞穴假象?培根说:“洞穴假象是各个人的假象。 

  因为每一个人(除普通人性所共有的错误外)都各有自己的洞穴,使自然之 

  光屈折和变色。这个洞穴的形成,或是由于这人自己固有的独特的本性;或 

  是由于他所受的教育和与别人的交往;或是由于他阅读一些书籍而对其权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