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法”,实际上世界上只有内识,并无外境。法相宗不满足以前佛教哲学 

把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作用只限于六种识:眼、耳、鼻、舌、身、意;他们 

开始建立八种识。第七种识叫做“末那”,第八种识叫做“阿赖耶”。八种 

识根据它们的主要特点分为三类,前天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意识)是一类,其主要特点是起了别(区别)、认识的作用,通过它可以区 

别色、声、香 (气味)、味(味觉)、触和思想意识想到的一切东西,包括 

有形的事物和无形的法则等。前六识的活动比较具体,也比较强烈,主要任 


… Page 81…

务是向它所要认识的对象起追求作用。前六识 (眼、耳、鼻、舌、身、意) 

中,前五识(意识除外)“唯外门转”,只向外追求它所认识的东西。第六 

意识能“内外门转”,能向外追求,认识外境,也能向内思考,自己进行思 

维活动。前五识,向外追求,不会无因而起,总要有所依据,它们依据的是 

色、声、香…等境界。第六识也不能无因而起,它所依据,据法相宗的说法, 

是以“染污末那为依止等”(《显扬圣教论》卷十七)。而这些引起识的境 

界,并不是由独立于人们思想之外的客观物质实体,而是由识幻想出境界的 

样子,再由各个识去认识它。重要的是被称为“根本识”的第八识,即“阿 

赖耶识”。“阿赖耶”是藏的意思,共有三重涵义:“能藏”、“所藏”、 

 “执藏”。唯识论者认为“识”有两种状态,在它还没有显现时,它的潜在 

状态叫做“种子”,“种子”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味着能够生长、成熟。 

这种潜在状态有使它自身显现的趋势,因此,又有潜能或“势力”的意思。 

当意识由潜在状态而直接显现时,便成为“现行”的意识。窥基说:“体相 

沈隐,名之为因,故唯在种;体用显现,立为果,名为见(当作现),故不 

在种。” (见《大正藏》卷四十三)第八识的“能藏”的意思是,它能把识 

的“种子”藏起来,但第八识本身并不是“种子”。从另一角度说,“种子” 

能够藏在第八识中,因此第八识是“种子”的“所藏”。这就是“能藏”和 

 “所藏”的意思。至于“执藏”,就是指第七识执著此识以为自我。 

     ②三性说。三性说是法相宗对于诸法实相,即世界一切现象的本性、本 

相的根本看法、也就是对一切事物的形成及其本质的根本看法。法相宗认为 

一切事物的自性,自相有三种:“遍计”、“依他”、“圆成”。在法相宗 

看来,一般人依据名、言表示,以种种分别为实有,这是“遍计所执性”。 

按“缘起”理论,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犹如幻事、梦境、镜象、水月,依 

各种因缘而生起,似有非有,这叫“依他起性”。懂得了“诸法缘起”的道 

理,于是“破除妄执”,“我法俱空”,显示了“实相”,这叫“圆成实性”。 

法相宗以为,这样讲“三性”,就是对“有”、“无”有了正确的认识:遍 

计所执为虚妄,是“无”;一切法依他起,即依阿赖耶识而起,所以是“假 

有”,而去掉妄执,见到一切唯“识”,理解了诸法实相,便是“实有”。 

有了这种认识才能成就种种佛教上的功德。此种以“无”为“有”,体认一 

切唯有识性,被法相宗认为是极高的宗教境界。 

     ③四分说。法相宗为论证“唯识无境”,还从认识的发生过程等方面加 

以说明,提出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的四分说。 

      “见分”和“相分”的观点是法相宗的从内识显现为外境的关键。法相 

宗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境”(外界,对象),并不是主观(识)所要去认识 

的客观物质世界,而是由识所变现的“分”。就是说,人们之所以能有外境 

的感觉,不是由于真正有离开主观独立存在的外境,而是由人们自己的思想 

中现出来的外境的形相。所谓“相分”,就是人的认识过程中被认识的形相 

部分;而与“相分”相对的心的能够认识的能力,这一部分就叫做“见分”, 


… Page 82…

它是认识者属于具有认识能力的部分。 

     在“见分”、“相分”的基础上,法相宗又提出了“自证分”和“证自 

证分”的理论。“自证分”指意识的记忆能力,又称“识体”,它是“见分” 

的见证者。“见分”的结果,要由“自证分”来证明。如果没有“自证分”, 

就不能回忆曾经“缘虑”过的事。《成唯识论》说:“然心、心所,一一生 

时,以理推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别故;相、见必有所依体故”。 

相、见二分必有自己能够证知自己有认识活动的“自体”。如度量事物,既 

有“所量”(相分)作对象,又有“能量”(见分)作尺度,更应有“量果” 

以得知大小长短。“量果”就是“自证分”,就是“自体”。为证见分,立 

 “自证分”,为证自证分,则立“证自证分”。《成唯识论》说,如果没有 

 “证自证分”,自证分“缘境”时就没有“量果”。为了证知“自证分”的 

 “量果”,而立“证自证分”。同时又由“自证分”证知“证自证分”,即 

第三、四两分“互证”。 

      (3)华严宗宗教哲学 

     在中国隋唐佛学中,华严宗与禅宗晚出,更多地综合了以前的佛学,对 

宋明道学的影响也较大。华严宗以阐扬《华严经》而得名,创立这一宗派并 

确立其名称的是法藏 (公元643年—712年)。华严宗又因它的理论宗旨是 

依据 《华严经》宣扬“法界缘起”论,故又称为法界宗。 

     华严宗的中心教义,是“法界缘起”论。“法界缘起”论是讲理、事以 

及理和事、事和事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理”,所谓真理,指事物的本性、 

本体。“事”,即万事万物、现象。法界其有四相,即事法界,理法界,理 

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事法界,即现象世界;理法界,即本体世界; 

理事无碍法界,意谓理是事的本体,事是理的显现,理和事相彻相存,本体 

和现象无妨碍,无矛盾,圆融和谐。这三个法界最后归结于事事无碍法界, 

以说明宇宙间的一切和各类关系都是圆融无碍的。由于理事无碍,理作用于 

事,事与事之间也发生联系,这就由“理事无碍”进到“事事无碍”。认为 

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理的体现,理体是同一的,事与事之间也都是相即相融 

的。比如一颗微尘,也具足理性,由此也能和其他万事万物互不相碍、互相 

包容。华严宗还把法界归于一心,认为理和心也是一回事。事事都是一心的 

产物,在同一心里,事事都周遍含容,彼此无碍。法藏称理事无碍的关系为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一本体显现为各种各样的事物,是“一即一切”; 

千差万殊的事物归结为同一的本体,是“一切即一”。由此也可说,任何一 

个事物都包含一切事物,每一事物都包含有其他事物;同样,一切事物都包 

含于每一个事物之中,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任何一个事物。事事无碍法也 

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关系。法藏为了阐发事事无碍,还提出了“六 

相圆融”的理论。法藏用房子和椽子的关系作比喻来说明“六相圆融”。“六 

相”就是指“总相”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 

三对范畴。“总相”指事物的总体,“别相”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 


… Page 83…

房子是“总相”,椽子、砖瓦是“别相”。椽子和砖瓦等共同组成房子这个 

整体,有同一性,即“互不相违”,这就是“同相”;但椽子、砖瓦等又各 

有差异,这就是“异相”。许多椽子、砖瓦等共同构成了一所房子,“诸缘 

办果”,这就是“成相”;但各个部分又“各住自法”,并没有成为房子, 

这就是“坏相”。现象界每一事物是总相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 

的统一。总之,事事融通,遍摄无碍,宇宙万物处于大调和、大统一之中。 

世界上的每一现象都是真理之体现,所以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十分圆满的,是 

天然合理的,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本来是最美好的世界,顺应它,就可 

以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每个人本来都是佛,“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 

慧”,只是由于妄想,才生种种烦恼。一旦觉悟,“即见一切有为之法,更 

不待坏,本来寂灭”。 

      (4)禅宗宗教哲学 

     禅宗是隋唐时期在中国形成的一个佛教宗派。禅宗分南宗和北宗两大 

派。这里说的禅宗主要指南宗。创立南宗的是与法藏同时的慧能(638—713 

年)。慧能一派禅宗不仅与旧的禅学相异,而且和印度原来的佛教以及后来 

中国其他各个佛教宗派都有所不同,是世界佛教史上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一 

次空前的大改革。禅宗的根本主张就是不立文字,强调精神的领悟,直指本 

心,见性成佛,也就是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悟。注重净性,强调自悟,就是慧 

能一派禅宗成佛学说的理论基础。 

     ①慧能的见性成佛。慧能的所谓“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佛性,二 

是世界观。 

     慧能主张“自心是佛”,“本性是佛”,每个人自己的灵明鉴觉就是佛 

性。关于心性关系,慧能认为:“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