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崇祯只怕承受的压力会更大。王承恩是真心为了崇祯好,真的不想崇祯继续折腾了,尤其是不要折腾这个刘宗周。
    刘宗周乃是理学大家”门下门生众多,要是他被崇祯措置,门下门生必定会极力的毁谤崇祯。王承恩是知道文人的可怕之处的,他们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一旦发威,雪片似的奏章飞过来,崇祯肯定又要陷入被动。现在,天下风云幻化,朝廷捉襟见肘,在这样的情况下,简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其实”从内心里说王承思是觉得刘宗周有事理的。作为皇帝,简直不该该将事情管得太细。明朝是有内阁的,内阁有六个人,全部都是经验丰富的大臣。很多事情,交给他们来措置,已经足够了。皇帝”管好大事就行。以前的各位皇帝,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只有崇祯是个例外。崇祯对内阁大臣,很是的不信任,总是觉得他们措置事情,没有自己亲自措置的好。每次内阁大臣定下的决议,他都要全部推翻,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进行。结果,久而久之,所有的内阁大臣,都不再做决议了,他们只负责收集奏章”然后直接送给崇祯。崇祯也乐得如此。慢慢的,内阁的作用,就完全失去了。现在的内阁”只不过是皇帝的传声筒罢了。
    事实上,明国这么大”每天得产生几多事?崇祯一个人,怎么措置得过来?他一个人的见识,又怎么比得上六个人的见识?崇祯自以为自己是在励精图治,事实上却是在极力的摧残明国最后的一道优越制度,那就是内阁。大明朝维系了两百多年,内阁的作用,功不成没。要是内阁的作用还能正常的阐扬,局势也不会如此的糜烂。正是崇祯自己将内阁完全废置了,才会致使明末的局势,如此的糟糕。
    “皇爷,这人当杀!”
    曹化淳昂头大声的说道。
    作为宦官的主要骨干,曹化淳可没有王承恩那样的怜悯之心,他早就看刘宗周这些人不顺眼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宦官和文官集团的斗争,就历来没有停止过。文官集团每天都在弹劾宦官,而宦官也每天都在费尽心思的琢磨着,如何才能削弱文官集团的力量。
    毫无疑问,刘宗周所代表的清流,是文官集团中,很重要的一个派别。他们和宦官的关系,是很是坚持的。要是可以借机将刘宗周除失落,乃是大好辜。至于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弹,曹化淳才不关心呢。嗯来几个手无抓鸡之力的文人,也奈何不了他们这些手握兵权的宦官。
    “大伴,你不要说话,继续念!”
    崇祯冷冷的说道。
    就好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崇祯一心想要听听,刘宗周究竟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自己辛辛苦苦的励精图治,难道就换来臣子这样的评价?这对崇祯的冲击,简直是太大了。以前的臣子攻击皇帝,都说皇帝太懒,游手好闲什么的,结果,没想到,自己这么勤奋,居然也被攻击了。冤,崇祯感觉自己比窦娥还冤。
    王德化感觉自己又惹祸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将这什么劳什子的《痛愤时艰疏》,捅到崇祯皇帝的面前,这下可好,崇祯是真的震怒了。王德化在恨透了刘宗周的同时,又暗自责怪自己的愚蠢,这样的奏疏,居然捅到皇帝的面前,完全是自己找死啊!无奈之下,他只好干巴巴的说道:“皇爷,不是什么好话………”
    崇祯铁青着脸,玲冷的说道:“把奏章放下!滚一边去!”
    王德化只好哭丧着脸,将奏章放在地上,然后乖乖的滚到一边去面壁思过。四月份的天气,他感觉自己的脊粱骨,都是凉飕飕的,一点,暖意都没有,就好像是站在了地狱的边上一样。
    崇祯看着王承恩,似乎要他来念,可是微微一沉吟,又不经意的摇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的目光转向外面,抬高声音喝道:“来人!念!”
    门外进来一个有文化的小太监,接过奏章,声音尖锐的念起来:“…“……卫司掌辑察,而告许之风日盛;诏狱广泛士绅,而官体尊严扫地。人人自危但求无过,欺蒙推诿已成风气:事事仰承天子独断,恭维逢迎布满朝堂。司法不由刑部主持,罪犯反而更多,皇上勤于打点大小案件”每年亲自审理达数千起”慈悲之心越来越少……”
    崇祯的脸色,已经由铁青酿成猪肝色子。
    刘宗周这根本不是奏疏,这简直是在狠狠的打皇帝的脸啊!依照刘宗周这样的说法”崇祯简直是史上第一昏君了。特别是最后一段话,更是让崇祯无法下台。显然,这是在讽刺崇祯越来越喜欢杀人,丝毫没有天子应该有的仁慈之心己王承恩黑暗观察崇祯的脸色,就知道崇祯是真的生气了。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也只能无奈的叹一口气。说起来,崇祯其实也是挺委屈的”真的。崇祯自己累死累活的,每天只睡一两个时辰,搞得人都要累坏了。结果,臣下不单不领情,还说是皇帝自己不会干活,专门做些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蠢事。你说,换了谁都要生气啊!
    在紫禁城里的众多太监里面”王承恩的怜悯心是最强的,一般都不肯意看到有人被崇祯问斩。可是,刘宗周这篇奏疏,简直是太尖锐了。崇祯震怒之下,王承恩根本就不敢开口。他暗暗的使眼色”希望那个小太监不要再念,免得继续刺激崇祯。
    偏偏那个小太监,完全不懂王承恩的心思,继续念道:“……以钱粮收缴考核官吏,官员更贪,胥吏更狠,所欠粮饷更多。严刑催比税收,苍生全无生路,致使响马蜂起。用内臣为总*理”户、工两部无所作为:以宦官为监军,封疆大吏不负责任。内臣掣肘”督、抚无权,造成将懦兵骄,朝廷无力约束。接连限期平贼,强逼将士杀良冒功,天下生灵涂炭……,…”
    “停!”
    突然间,崇祯怒吼一声。
    那个小太监猝不及防,吓得大惊失色,手上的奏疏,也失落落在地上。他吓得急忙匍匐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额头上全部都是冷汗。旁边面壁思过的王德化,更是不敢动,额头上同样全部都是冷汗,生怕崇祯会迁怒到自己的身上。
    只有地上的曹化淳,内心里暗暗高兴。刘宗周刚才的一段话,足够让崇祯杀意腾腾了。刘宗周的这段话,不单获咎了内臣,还获咎了无数的官吏。大明朝的真*实情况,都被他全部勾勒出来了。现实,就是如此的残暴,崇祯怎么能够接受?
    王承恩知道刘宗周的祸事来了。这不是小祸,而是大祸。皇帝的逆鳞是轻易碰不得的。特别是崇祯的逆鳞。
    果然,崇祯怒声喝道:“传旨!将刘宗周下狱!”
    曹化淳立刻响亮的回答:“遵旨!”
    刚才刘宗周在奏章里面大骂宦官,曹化淳的内心,早就是一团火了。有这个整治刘宗周的机会,曹化淳固然不会放过。他决心要在圣旨的文字上做些手脚。这一道圣旨下去,一定要叫刘宗周永远都不得翻身。
    王承恩究竟结果有些怜悯之心,便故作关心的问道:“曹公,三大营可以派人将谕旨送到江南吗?”
    曹化淳马上一愣,欲言又止,脸色好像有些尴尬,又有些惊恐,还有些无奈。王承恩的话,正好问中他一个致命的问题,他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崇祯皱眉说道:“怎么啦?”
    王承恩无奈的说道:“京师周围,鞑子活动日趋频繁,逆贼张准的骑兵也是四处活动,传旨的使者根本无法越过他们的封锁,除非是有三大营的骑兵护送。”
    崇祯马上木然。
    谕旨出不了京师!
    这是什么情况?这是他被围困了!他这个皇帝,旨意只能在京师里面传递,根本无法传递到京师的外面!
    崇祯的目光,马上落在曹化淳的身上,冷冷的说道:“曹伴伴,你规画三大营,你怎么说?”
    曹化淳能怎么说?在这个时候,就算是上刑场也得硬着头皮回答是,决不克不及回答不。否则,期待他的,必定是崇祯的又一次震怒。不假思索的,曹化淳立刻说道:“奴婢会派人将谕旨平安的送到江南的。”
    崇祯脸上的神色,才慢慢的缓和下来。可是,没过多久,崇祯的脸色,又慢慢的阴沉起来。鞑子对京师的封锁,乃是一时的。鞑子不成能持久在北直隶勾留,烧杀抢掠以后总是要满载而归的。可是张准…
    这家伙乃是山东的地头蛇在北直隶的势力,也如此的跋扈獗。他的骑兵封锁了京师的周围,以后自己的旨意想要顺利的送出京卑,只怕不容易啊!要是自己的旨意都无法送出京师,自己这个皇帝,还有什么当头“…………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张准!”
    崇祯忍不住在内心里暗暗的诅咒这个名字。
    “阿嚏!”
    张准忽然间狠狠的打了一个喷嚏。
    “谁又在背后诅咒我?”
    此时此刻的张准,正在德州附近的德平、陵县等地,视察春耕工作。在他的身边除一干的警卫人员,还有刘航、周一鸣等人。除此之外,还有个特殊的女人,就是懿安皇后张嫣。
    对张嫣的行踪,张准并没有严格限制。没有需要。一个女人,就算本领再大,在这今年代都是没有机会阐扬的。除核心机密,张嫣想要看什么,就让她看什么好了。结果,张嫣从登州城解缆,沿着黄县、招远、莱州府、青州府等地过来,刚好在德平这里遇到张准。
    “皇后娘娘,到这里来做什么?”
    张准见到张嫣以后,直截了当的说道。
    “听说你抄了皇太极的营帐?”
    张嫣关切的问道。
    “是的。”
    张准若无其事的回答。
    “有没有发现传国玉玺?”
    张嫣很是关心的问道。
    张准摇摇头,缓缓的说道:“皇太极不会将此物随身携带的,必定是放在沈阳。”
    张嫣有点失望的说道:“真的没有发现?”
    随即又用狐疑的眼光盯着张准,好像是张准将传国玉玺给收藏起来了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