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诸葛亮沉默不语,杨林又道:“诸葛先生。还记得在赤壁的时候我对你所说的话吗?”

诸葛亮也是聪明之人,一听便懂,道:“杨大人的话,亮怎敢忘记?当日杨大人邀请亮为东吴效命,但是亮承蒙主公三顾之恩,不敢忘本,自从跟随主公之后,亮则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请恕亮实在不能为东吴效力。”

和当日的一样。诸葛亮还是拒绝了杨林。

杨林又道:“昔日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现如今,凤雏先生已经归入我东吴的麾下。若是卧龙再为我所用,这天下,就会是我东吴的了,诸葛先生。你真的没有此意吗?”

诸葛亮面露难色,道:“请恕亮实在不能从命。”

杨林轻笑道:“诸葛先生,虽然水镜先生如此说。但是纵然是我东吴没有卧龙凤雏的辅佐,我们也是能够取得天下的;而诸葛先生所说的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实在是愚不可及!

后汉**滋生,君主不理政事,由宦官、外戚把持朝政,买官卖官、强取豪夺之事多有啊发生,像这样的国家,老百姓也只能忍饥挨饿的过日子,有什么好眷念的?乱世的百姓们,最希望的便是国泰民安,自己能够丰衣足食,至于国家的名字是汉或者不是汉,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今天下大乱,众豪雄当中,就只有我主孙仁是以百姓之事为己任,大力发展生产,令百姓们能够吃饱肚子,如今东吴一带,百姓们焚香祷告,为主公祈福,试想一下,像这样的主公得了天下,百姓们一定拍手称快的!

诸葛先生,虽然刘皇叔曾经三顾你于草庐之中,但这只不过是表面工夫罢了,如今刘皇叔取了蜀中之后,却并不如之前那般重用于你,哪怕是出兵东吴这样的事,他也是找的法正为军师,不是吗?”

杨林尽其言语,想要说服诸葛亮,但是诸葛亮是铁了心了,不肯答应杨林半句。

杨林说完之后,诸葛亮向着杨林行了一个礼,道:“亮何德何能,能够受到杨大人如此的看重?只是亮受主公大恩,不敢忘,还请杨大人不要在亮这个山野村夫身上多浪费唇舌了。”

诸葛亮心意已决,杨林有些生气了,道:“诸葛先生,现在是你来求我,可是你却软硬不吃,你难道就不怕我不答应你吗?”

诸葛亮面露和善之色,道:“亮此次来,本就抱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若是能够成功说服杨大人放了主公,自然最好;若是没有办法说服杨大人,亮便会在杨大人面前引刀自刎。

望杨大人念在与亮共解九连环的份儿上,给主公一条生路,亮愿意献出自己的性命!”

杨林知道诸葛亮忠义,可是却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忠义至此!

为了一名打着皇叔旗号到处招摇的主公,为了一名为了利益不要脸皮的主公,诸葛亮竟然可以为他献出自己的生命!

就算是杨林,也颇为佩服诸葛亮的气节!

于是杨林叹了一口气,说道:“诸葛先生,你不愿意为我所用,却愿意为了刘皇叔而牺牲,在下颇为佩服,看在诸葛先生的面子上,我倒是能够勉为其难的与刘皇叔议和,不过我东吴所开出的条件,可是不会低的,还请诸葛先生再仔细想想。”

诸葛亮摇摇头,道:“亮哪里还有什么想法,只求杨大人能够尽快撤出军队,让主公能有精力去平息蜀中一带的急事。”

既然已经是在开口求人了,那么自然是要做好丢车保帅的打算的。

杨林见诸葛亮并无异议,便说道:“此次若是孙刘议和,那么所签订的,不再会是和约,而是不平等条约,诸葛先生,你意下如何?”

诸葛亮问道:“请问。杨大人所开出的,是什么不平等的条件?”

杨林笑着说道:“昔日我代表东吴,与刘皇叔所签订的,是一份互不侵犯、互通有无的和约,但是刘皇叔却撕毁了这份和约,毅然进兵东吴,因此,这份和约便自动失效了。”

“……”

诸葛亮无言以对,心中却是愤愤不平,他的心中非常的清楚。若不是杨林搞出阴谋诡计,致使蜀中一带爆发了眼中的虫灾,主公又怎么会怒发冲冠,进军东吴的?

杨林似乎瞧出了诸葛亮心中所想,便说道:“诸葛先生,虽然在你的面前,我承认了是自己促成蜀中蝗灾之事,但是在别人面前,我却是什么都不会说的。孙刘两军。在出兵前,其檄文大相径庭,天下豪雄,不知道相信谁。

可是。刘皇叔出尔反尔,假意与我东吴议和,最后却击其暮归,这样的事情。却是全天下人都看见了的,天下人都见识到了刘皇叔的卑鄙之处,自然也不会相信他所发出来的檄文。

天下人只会认为。刘皇叔为了找出兵东吴的理由,故意将蜀中一带的虫灾算在了东吴的头上,如此的行径,令天下豪雄所不耻!”

这场战争,东吴不仅仅是赢得了胜利,还赢得了全天下的口碑。

而反观蜀军方面,可谓输了战争、又输了品格……

事到如今,诸葛亮也不想去怪罪法正给主公出了这样一个馊主意,这个主意效仿高祖,若是成功,便是一个好计策。

但是令所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东吴方面却假意中计,在撤军的时候,故意将薄弱的后军露给了蜀军攻击,在蜀军的攻击下,还杀死了不少的东吴士卒。

可是,东吴的骑兵却过于强大,竟然以一万之数力挽狂澜,将蜀军的十万之众杀得丢盔弃甲,如此一看,天下人只会佩服东吴军队的战力,而对于蜀军,他们只会投来鄙夷的目光。

杨林已经向诸葛亮表明了双方现在所站的立场,因此,对于之后自己将会提出来的要求,他自然是能够狮子大开口的。

但是,在这之前,杨林还是说道:“诸葛先生,虽然在战争中,老百姓的性命是最不值钱的,但是他们却是无辜的,因此,让蜀中一带的老百姓有粮食吃,也是我东吴的分内之事,诸葛先生,关于这一点,还请你放心。”

杨林此言,也的确令诸葛亮放心不少。

如今蜀中一带的乱象,全是因为粮食不够吃了而引起的,只要东吴方面能够履行承诺,将粮食成功的运抵蜀中,那么蜀中一带的混乱,自然就可以全部化解。

只不过,诸葛亮对于杨林此人,却不太放心。

这场虫灾,全是因为杨林而起,杨林明知道虫灾会使百姓们忍受饥荒,但是却毅然为之,而在摧毁了蜀中一带的良田之后,杨林现在又要用粮食来接济蜀中一带的饥民,这位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他的两面性,令诸葛亮颇为不适应。

当然,杨林所说的话,只是给诸葛亮的一个甜头,至于之后要说的,自然是令诸葛亮割肉的事情。

只听得杨林缓缓的说道:“诸葛先生,此战是因西蜀而起,因此,若是想要议和,西蜀必须要为了发动战争付出代价!”

诸葛亮问道:“请问杨大人,究竟是何种的代价,才能够使东吴同意议和?”

杨林道:“事实上,在不久之前,我就与刘皇叔签订过一个和约了,虽然那只是刘皇叔为了使东吴的军队麻痹大意而使出来的手段,但是和约上白纸黑字的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刘皇叔应将荆州一带,割让给东吴,因此,此次的和约上,也必须写明这一条!”

第十九章条件

实际上,杨林在和谈的条件中,将荆州摆在第一,这也是在诸葛亮的预料当中的。

毕竟孙刘两家的矛盾,主要就是集中在荆州一带,若没有了荆州,孙刘两家,实际上是不存在矛盾的。

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向刘备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蜀中建立基业”的国策,而刘备也是切实的按照诸葛亮所提出的国策来遵照执行的,如今,荆州和蜀中都落入了刘备的手中,正是诸葛亮一手促成的。

不过在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基本国策之前,孙吴的幕僚鲁肃,就曾经向孙权提出过类似的国策,其焦点也在荆州。

都说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重要,因此便遭到了群雄们的惦记。

可以说,赤壁之战的根本,就是为了荆州的归属问题,而打败了强大曹军的孙吴,自然是有资格去争取荆州的土地的。

不过,刘备却抢先了一步,孙吴方面虽然假意支持,但是其心中,自然是恼怒刘备强夺荆州的举动的,这些事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

当刘备夺下西川之后,其实力达到了顶峰,不过那却仅仅是昙花一现。

现在的刘备方,先是蜀中遭遇了百年难遇的虫灾,致使田里面颗粒无收,又因为贸然出兵东吴,致使大败而归。

诸葛亮也知道,以现在刘备的实力,根本就守不住荆州,既然杨林都已经提出来了,那么诸葛亮哪里有反驳的立场?

于是诸葛亮说道:“杨大人,荆州之地,孙吴早就应当分一杯羹,我主刘皇叔,如果能早些意识到这一点。待取得了荆州之后,就与孙吴瓜分荆州的话,只怕就没有后来的这些事了。

亮后悔没有劝主公大度一点,致使东吴用计,使蜀中民不聊生,现如今,孙吴想要荆州,亮又怎么能反对呢?”

诸葛亮说得颇为委婉,杨林却听得直乐。

和刘备比起来,诸葛亮可要识时务多了。

若是向刘备提出以割让荆州为条件的话。只怕刘备会气得跳起来,不过诸葛亮却是从实际出发,知道刘备方已经守荆州无望,因此才被迫同意的。

杨林道:“诸葛先生,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能够知道荆州的现状,我也颇为欣慰,如此一来,这说服刘皇叔将荆州之地拱手相让一事。便要劳烦诸葛先生了,还请诸葛先生以百姓为重,劝说刘皇叔遵从。”

既然第一个条件已经谈妥,那么接下来。就是东吴接下来的条件了。

诸葛亮知道,杨林已经能够全权的代表东吴的主公孙仁,在某些时候,杨林的话就是东吴的主公的话。在外,杨林可以临机当断,可以先斩后奏。

“杨大人。若是以荆州为代价,换取两家的和平共处,那倒是一件好事,希望杨大人能够信守承诺,亮劝说我主刘皇叔割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