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仁公主命人贴出来的公告中,却对于凶手一事,只字未提,只是说会尽力的追查凶手。

孙权勤政爱民,是难得的好主公,柴桑城乃至于整个东吴的百姓,都自发的悼念孙权,柴桑城全城哀嚎,仁公主将孙权的灵柩停放在行宫之内,自己亲自披麻戴孝。

吴夫人闻讯,立即带着家人从曲阿赶了过来,虽然仁公主接任主公一事颇为奇怪,但是吴夫人哪里顾得了这些,丧子之痛,使她无所适从。

随着吴夫人一同来的,也有孙权的另两位弟弟,孙匡和孙朗,孙匡体弱多病,从模样上来看,只怕活不了多久了,而孙朗则对仁公主接任主公一事,没有任何异议。

仁公主向吴夫人禀报道:“娘亲,兄长新死,但江东基业不可就此废掉,臣工们经再三思量,推仁为新任主公,仁虽竭力推脱,但实在拗不过去,只好同意了暂代主公之位,仁只求好好操办兄长身后事,并找到真凶,待这两件事做完之后,仁自会放下主公之位,到时候还请娘亲另择贤能。”

仁公主以退为进的说辞,自然也是杨林教给她的,吴夫人在听了仁公主的禀告之后说道:“既然臣工们推你为主,你便不用再推辞,历朝历代虽无女子主天下之事,但适逢乱世,当不拘小节,仁,你的才能,娘亲也看在眼里,你定能如兄长一样,将东吴继续繁荣!”

正如杨林所料,孙权死后,吴夫人已然乱了方寸,说话自然以亲情为重,仁公主继任主公之位,吴夫人也不会说三道四的。

当然,杨林有恃无恐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柴桑城的护卫军,已经完全掌控在了仁公主的手中,王宝作为护卫军统帅,对杨林和仁公主忠心耿耿。

既然家中之事已然无碍了,仁公主便等着孙权的守丧之日结束,到时候,她就能够完全接掌东吴主公之位了……

另一方面,孙权的死讯,也传到了群雄的耳中,荆州刘表离东吴最近,很快就送来了书函,书函上为孙权之死感到哀痛,也祝愿仁公主这位新主。

当然,最令东吴忧心的,并非是刘表的态度,而是江对岸曹操的态度,因为仁公主原本是要嫁给曹操的,但是她却当了东吴的主公,身为东吴的主公,又怎么可能下嫁曹操,谁也不知道曹操在知道了此事之后,会对东吴做些什么。

“这可是大事!倘若曹公不满仁公主接任东吴主公,只怕会立即兴兵来犯,到了那时候,我东吴拿什么去抵挡曹操的雄兵,仁公主的主公之位坐不了几天,就会丢了!”

摘星楼上,东吴舆论会核心成员济济一堂,正商量着接下来之事。

为了舆论会,吴湘可以说是操透了心,协助仁公主弑君夺位,这可是九死一生之事,吴湘差点焦虑而死,所幸的是,弑君成功了,而仁公主也顺利当上了东吴的主公。

但是,即便如此,吴湘却开始担心其它的事情了,因为东吴只能算是天下群雄之一,而最强的一方曹操,正对东吴虎视眈眈。

“杨先生,你倒是说说话啊!”

吴洋和吴浩也异口同声的询问杨林,在他们看来,杨林已经是众人的精神支柱了。

无论是万民书也好,还是江河石碑、牛肚子里的绢帛也好,都为仁公主登位,起到了很好的造势作用。

最起码,在江东境内的民众,对于仁公主接任主公一事是支持的,大部分的民众认为,仁公主是天赐之子,仁公主定能带领东吴走向繁荣!

“杨大人就是这样,最喜欢卖关子了,嫣儿可知道,你和仁公主之间的那些臭事的!”

嫣儿也取笑杨林,这一次成功刺死孙权,嫣儿居功至伟,不过在当晚,嫣儿差点死在仁公主的手中,若不是杨林挺身求情,只怕嫣儿早已殒命了。

因为杨林相救,嫣儿对杨林的看法也有了多少的改观,杨林并非无情无义之人,在有些时候,杨林也是有情的。

杨林和仁公主之间的那些事儿,由于嫣儿当时就在木下宫中,因此她已然知晓,而杨林也不瞒她,在私底下,曾对嫣儿如实以告。

众人以期许的眼神看着杨林,杨林知道自己若再不说话,定会遭来众人的不满,于是才开口说道:“诸位,你们身为东吴舆论会的成员,怎能如此担惊受怕?起初,谋划刺杀主公的计划之时,你们害怕事情败露,当孙权身死,仁公主成功登位之后,你们也依旧担惊受怕,害怕曹操迁怒东吴,对我江东出兵!而我要告诉你们,今时今日,仁公主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并非是曹操,而是另有其人!”

杨林此言一出,众人立即议论纷纷。

吴湘道:“杨先生,你的意思是,曹操还不是东吴最大的敌人,难道说,荆州刘表会利用主公新丧之机,对我东吴拔刀相向?”

嫣儿道:“难道是南方的士燮?不过此人颇为胆小,怎会对我东吴趁虚而入?”

面对众人的猜测,杨林却摇摇头,道:“你们想得太多了,仁公主真正之敌,并非这些人,而是另一个人!”

众人依旧不解,等待着杨林的答案。

杨林缓缓说道:“相信大家都读过孔圣人的《论语》吧?在《论语·季氏》中不是有句话吗: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仁公主的敌人,正是在这句话中!”

在座的诸位都是饱读诗书之人,经杨林这么一说,立即明白了杨林所指何人,而正如杨林所料,仁公主所面临的最大敌人,也正在悄然的靠近。

第四十五章周郎

公布孙权死讯之后的第五天,东吴军队的最高统帅周瑜终于回到了柴桑城,随着周瑜一同回来的,还有鲁肃、吕蒙、程普、甘宁等军中诸将。

由于常年驻守在外,周瑜的消息得来稍迟,是以在孙权的死讯公布之后这么久,他才匆匆赶到。

周瑜率军驻扎在柴桑城外,自己则只让鲁肃陪同,两人只带了少数随从,便进了城。

周瑜在东吴的外号叫做“美周郎”,是因为他的容貌长得俊美,再加上他文武双全,在军中地位最高,因此成了江东一带少女的思慕对象,因此,周瑜一进城,便有不少少女争着观看。

少女们见到了骑着白马的周瑜,都发出尖叫之声,不过周瑜的心思却不在这些思慕着身上,他快马加鞭,径直赶到了行宫。

在通传之后,周瑜、鲁肃等人下马,步行进入行宫。

孙权的灵柩就停放在孙权原来的寝宫之中,周瑜来到灵柩前,见东吴的新主孙仁已在这里候着,周瑜便行礼道:“见过公主。”

孙仁道:“周将军不必多礼,既是来拜祭兄长的,那就多和兄长说说话吧。”

周瑜一干人等在孙权的灵柩前祭拜,众人行跪拜之礼,周瑜在祭拜之时眼眶湿润,险些哭出声来,孙仁一直在后面默默的注视着,她怕周瑜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不过还好,周瑜非常的规矩。

礼成之后,周瑜等人才起身,周瑜问孙仁道:“仁公主,主公究竟因何而死?”

孙仁叹了一口气,道:“兄长是遇刺而亡,凶手所用之毒见血封喉,兄长身后中刀,中刀之后,便不省人事,最终丧命。”

周瑜又问:“那凶手可曾找到?”

孙仁道:“凶手异常狡猾,虽竭尽全力追捕,但却一无所获,城门不可久闭,兄长之死也不能一直瞒着,因此才向外公布了兄长的死讯的。”

周瑜听了孙仁的说辞,稍稍思索了一下,便道:“既是如此,末将也没什么可说,请容末将先回家休整,明日再来上堂议事!”

说着,周瑜便带着鲁肃以及随从们离开了行宫,孙仁这才松了一气口,周瑜是江东最高军事统帅,在东吴阵营中地位极高,孙仁在当上主公之后,一直在思索着如何面对周瑜,她甚至想到了周瑜有可能会对自己发怒!

所幸的是,周瑜只是简单的祭拜了一下兄长,他的态度不错,对于自己接任主公之位只字未提,看来他是认同自己了……

“主公,现在可不是松懈的时候!”

杨林突然从孙仁的身后闪了出来说道,他之前一直躲在一旁。

“杨林,我不懂你什么意思?”

孙仁询问道,不过杨林则首先纠正孙仁的措辞,道:“主公,你既然已是东吴之主,在自称上自然要换一换,请用‘孤’作为自己的自称,这样在臣工们面前,才能树立威信。”

孙仁摇摇头,道:“让我……不,让孤称孤道寡,还真有一些不习惯。”

虽然孙仁不愿意以孤自称,但是既是杨林的建议,她也只能接纳了,不过孙仁心中也暗自盘算着,称孤道寡只是在外人面前,如果自己和杨林独处,就不需要了。

杨林将话题转回正题,道:“主公,周将军从一开始,就没有认同于你,虽然近日暂且回去了,但是等他明日来,定会对你穷追猛打的!”

孙仁被杨林的话给吓住了,忙道:“杨林,你说的话可当真?可孤见周将军态度恭谦,并不像要立即发难之人?”

杨林道:“主公,周将军的不轨之心,由两处可以看出:其一,周将军至始至终,都没有叫过你一声‘主公’,这正是他不承认你为东吴之主的铁证!”

孙仁这才回想起来,虽然周瑜对自己说话客气,也行了礼,但周瑜在谈吐间,的确没有称自己为“主公”,而是称的“公主”,虽然两者之间只是顺序不同,但意思却有天壤之别。

打从孙仁继任主公之位之后,包括杨林在内的东吴臣工们,都已经改口称孙仁为“主公”了,而孙仁也渐渐开始以“孤”来自称。

杨林又道:“周将军称呼主公为‘公主’,又称呼前任主公为‘主公’,这正是因为他只承认孙权为东吴之主,却并不认为你是东吴之主。”

听了杨林的话,孙仁点了点头,又问:“那么杨林,第二处又是什么?”

杨林道:“这第二处才是最紧要的,主公也瞧见了,周将军这次回来,带了不少人马回来,还带上了军中的将领,现大军就驻扎在柴桑城的城外,周将军名为奔丧,但却率军而回,而且他所带回来的军队,其数量已数倍于护卫军,倘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