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方,因此必须奋发有为,积极猛进,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孙中山指出:“又 

有谓各国皆由野蛮而专制,由专制而君主立宪,由君主立宪而始共和,次序 

井然,断难躐等;中国今日亦只可为君主立宪,不能躐等而为共和。此说亦 

谬,于修筑铁路,可以知之矣。铁路之汽车,始极粗恶,继渐改良;中国而 

修铁路也,将用其最初粗恶之汽车乎?抑用其最近改良之汽车乎?于此取 

譬,是非然矣。”(《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因此,与改良派谴责革命针 

锋相对,革命派热烈讴歌革命,认为革命是救人救世之圣药,“终古无革命, 

则终古成长夜矣。”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并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效 

法18世纪法国大革命。 

     批孔、革天与尊孔、天命的冲突。康有为在19世纪末曾提出托古改 

制论,作为号召变法维新的理论武器,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戊戌变 

法失败后,他却通过注释儒家经典来神化孔子,鼓吹复古,主张尊孔立教: 

 “人无教则为禽兽,故宜有教。孔子之教,不远人以为道,故不可离,既为 

人身矣,莫宜于孔子之教。孔子之教何在?在六经。……孔教衰,人道废…… 

孔教毁,人道亡。”(《重印后序》)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揭露: 

古代的圣贤言行没有什么可以效法;把孔子尊为“万古之师”,是完全违背 

进化论的。革命派认为,孔学的实质是“忠君”,“至圣”二字,不过是历 


… Page 117…

代的独夫民贼加给他的徽号。那些民贼为什么这样尊敬孔子呢?因为孔子专 

门叫人忠君服从(《法古》、《童子世界》第三十一期)。值此瓜分豆剖之 

际,中国人若再讲“忠君法古”就要亡国了。所以他们大声疾呼要“做现在 

革命的 ‘圣贤’,不要做那忠君法古的‘圣贤’。”(同上)革命派对孔子 

的批判是后来“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先声;他们把批孔同民主革 

命的使命结合起来,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康有为在20世纪初撰写的《中庸注》和《论语注》中极力宣扬“天命” 

论。他写道:“命者,天之所为。人当奉天,只有俟其驱使而已。”(《中 

庸注》)不仅如此,他还由此论证说,中国目前只能诉诸改良以求得君主立 

宪,因为这是天命的安排,无法用人力来改变;革命派倡导的革命是违背天 

命的,因此决不可能成功。革命派在驳斥天命论时提出了“革天”说:“天 

之不可以不革也。革天者,非天之所以为革也,有革之者在也。天革,而他 

革乃可言矣。”(《革天》,《国民日报汇编》第一辑)他们一针见血地指 

出,天命论不仅“阻人群之进步”,而且“贼人群之进步”,实质在于使人 

丧失意志,“灭绝人道,废尽人事”(同上)。人类战胜禽兽、文明人战胜 

野蛮人的事实表明,人在社会历史的进化中决不是消极被动的。”拨乱反正, 

不在天命之有无,而在人力之难易。”(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派甚至认为一切都是人创造的。因此他们热烈赞扬唐代刘禹锡、柳宗元 

 “人定胜天”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人定代天”的思想,因为根本就没有 

所谓的“天”(《革天》),由此,他们热情歌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 

无神论,不仅要求在政治上效法法国大革命,而且要求在哲学上也向法国大 

革命学习,把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宣传同实现民主革命的任务结合起来,企 

图用唯物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当然,他们所理解的唯物主义乃是机械唯物 

主义。 

     有关民众作用问题的冲突。改良派反对革命、反对把民主自由权利 

交给人民的一条重要理由,就是认为人民群众是愚昧无知的群氓,认为当时 

中国的国情是“民智未开”、“公理未明”、“旧俗俱在”。康有为明确指 

出:“若我中国万里地方之大,四万万人民之众,五千年国俗之旧,不独与 

美迥绝不同,即较于法亦过之绝远。以中国之政俗人心,一旦乃欲超跃而直 

人民主之世界,……其必不成而堕溺,乃必然也。” (《各南北美洲诸华商 

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妄倡革命,不仅 

民主自由不可得,而且必然引起暴民骚动,结果将是“洪水横流,不可向尔。 

如醉迷药,如饮狂泉。”(同上)不仅社会秩序荡然无存,而且还会招致亡 

国灭种。因此,他们咒骂革命派是“摭拾……唛喀(即马克思)等架空理想 

之唾余,……以博一般下等社会之同情,翼赌徒、光棍,大盗、小偷、乞丐、 

流氓、狱囚之悉为我用,惧赤眉、黄巾之不滋蔓而复从煽之。”(粱启超: 

 《开明专制论》)革命派在回击改良派的上述观点时,列举了大量历史事实, 

来论证历代专制王朝的覆灭“舍权贵纂位,藩镇跋扈,外族入侵之外,皆亡 


… Page 118…

于人民之革命。”(《革命横议》,《民报》第三期)出身佣耕的陈胜,兴 

于陇亩的刘秀,起自佃民的邓茂七等人,虽然他们所图的大业有的成功有的 

失败,但都充分证明“中国之农夫,非不足以图大举。”(刘师培:《悲佃 

篇》、《民报》第十五期)革命派指出,被世界各国推尊为英雄豪杰的华盛 

顿、拿破仑,实际上只是当时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数无名的华盛顿、拿破仑(即 

民众)的代表;一个华盛顿、一个拿破仑的功业,正是源于百千万亿兆华盛 

顿、拿破仑 (民众)的支持。“今日之中国,故非一华盛顿、一拿破仑所克 

有事也。然必预制造无量无名之华盛顿、拿破仑其庶乎有济。”(邹容:《革 

命军》)革命派的著名人士朱执信还明确把劳动大众规定为民主革命的主 

体:“政治革命之主体为平民,其客体为政府。社会革命之主体为佃民,其 

客体为豪右。”(《论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并行》) 

     不过,总的来说,革命派对劳动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仍 

是不科学的。他们并没有认识到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决定社会历史发 

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因而也无法认识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向前发 

展的最根本的力量。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这场大论战造就了以邹容、陈天华为代表的大批青年 

革命理论家和宣传家,他们为在中国传播自由民主思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 

     邹容 (1885—1905年),字蔚丹,四川巴县人。17岁赴日本留学,参 

加留日学生的爱国运动。1903年回上海后加入蔡元培、章太炎等人组织的革 

命团体“爱国学社”,在帝俄加紧侵略中国的刺激下,撰写了阐述民主革命 

的著名著作《革命军》,章太炎为之作序,一时引起轰动,旋因此同章太炎 

一起被清政府投入监狱。1905年病逝于狱中,年仅20岁。 

     邹容在这部著作中首先宣传了卢梭等人的天赋人权论,并以此为武器, 

笔锋犀利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他认为,人类最初,无人不自由,无人不 

平等,无所谓君臣关系。被上古时代的人民尊之为君的尧、舜、禹等人,都 

是能为全体同胞谋利益、尽义务的人,因而他们实际上不过是“一团体之头 

领”,人民仍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后来,“民贼独夫,大盗巨寇,举众 

人所有而独有之,以为一家一姓之私产,而自尊曰君,曰皇帝”(《革命军》, 

下引均见此书)。结果,天下人丧失了自由和平等,沦为独夫民贼的奴隶。 

中国的二十四朝史,实质上是一部大奴隶史。接着,邹容把批判的锋芒直指 

清王朝,揭露它260多年来的种族压迫、专制统治、卖国投降,把中国推上 

亡国灭种之途的种种罪行,指出中国要想与世界列强并雄、长存于20世纪 

新世界,唯一的出路就是以英、法、美为榜样,奋起革命,“共逐君临我之 

异种,杀尽专制我之君主,以复我天赋之人权。” 

     他以满腔的激情讴歌革命:“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 

公理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 

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在这内患外 


… Page 119…

侮的生死关头,舍革命别无他途:“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他 

的这些观点,犹如雷霆之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激发了人们的觉悟。 

     邹容认为,通过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铲除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 

制度之后,应该建立一个独立自主和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在这个共 

和国里,全国人民不分上下贵贱,男女老少,一律平等,人人享有言论、思 

想、出版等自由的权利;参照美国宪法来制宪,公举议员及总统。他还提出: 

 “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之 

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 

     陈天华(1875—1905),原名显宿,字星台,一字思黄,号过庭子,湖 

南新化人。1903年赴日本留学。他最有影响的两本小册子《猛回头》和《警 

世钟》就是在东京撰写的。1905年,同盟会成立,他担任书记和《民报》的 

编辑。不久,日本政府在清王朝的要求下颁布了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企图 

限制和扼杀革命活动。陈天华愤然写下《绝命书》,投海自杀,以示抗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