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失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6月28日,联合战略研究委员会提出了把战火烧到三
八线以北的问题,不过它认为,如果能把朝鲜人民军赶回去,而又无须把战火烧到
三八线以北,那么,“美国将处于强有力的政治地位”。委员会的倾向很明显:把
战火局限于三八线以南。杜鲁门也说,他准备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把朝鲜人民军赶
到三八线以北,但他也不愿意美国过于卷入朝鲜战争,以至于“无法应付后来可能
发生的类似局势”,陆军部长弗兰克·佩斯也表示在三八线以北采取行动要慎之又
慎。只有国防部长约翰逊反对,艾奇逊也主张空军在执行任务时,不要拘泥于三八
线。
    7月下旬,朝鲜战场的形势有了改观。美国政府介入朝鲜的目标也开始发生变
化。7月28日,国务院召开会议,讨论政策设计委员会起草的一份题为“越过三
八线的美国政策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美国必须考虑到苏联和中国的反应,另
外,大多数盟国可能不支持武力统一朝鲜的政策。越过三八线将加大与苏联和中国
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最好是尽快在可以接受的条件的基础上,停止冲突。如果军方
认为有把握越过三八线取胜,应设法使北进的行动得到联合国的支持。这份奉命起
草的报告倾向十分明显,即反对越过三八线,主张在军事上形成有利局面后争取政
治解决半岛冲突。经过讨论,会议同意暂时不越过三八线。但是,军方还是坚持越
过三八线,国防部起草的一份备忘录到举了一举控制整个朝鲜在战略上的好处,认
为美军随时可以越过三八线,作战目标是占领整个朝鲜,或夺取40度线至39度
线之间包括平壤在内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然后再谋求政治解决。唯一限制美军
越过三八线的条件是苏联军队直接介入。
    8月初,美军在朝鲜半岛的被动局面消失,美国政府内部再也听不到反对越过
三八线的声音了。美国驻联合国代表也开始大谈联合国一贯主张实现朝鲜的自由和
统一。25日,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相继开会,集中研究关于越过三八线的问
题。与会者经过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美军应越过三八线,不过要和中苏边界保持
一定距离,如有迹象表明苏中军队将介入朝鲜战争,麦克阿瑟必须请示华盛顿。9
日,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了对朝鲜的行动方针,两天后经杜鲁门批准,列为国家安
全委员会第81-1号文件。文件规定,只要苏联和中国不介入,可以授权麦克阿
瑟占领北朝鲜,但在采取这一行动之前,必须经过总统批准,并事先与盟国协商。
在向三八线以北进攻时,沿中朝、苏朝边界地区应避免使用美军,如果中苏同时介
入,美军必须避免在北朝鲜进行地面战斗;如果中苏军队南下,“联合国军”应尽
可能守住防线,不得采取使局势更加严重的行动。如果只是中国人介入,除不与中
国进行全面战争外,可授权在朝鲜以外进行海空战争,同时向联合国控告,谴责中
国为侵略者。实际上,这是一种有条件越过三八线的决定,中国或苏联不直接介入
是唯一的先决条件。如果说杜鲁门政政府此前介入朝鲜内战是一场赌博的话,那么,
此刻的杜鲁门已经加大赌注了。
    尽管杜鲁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已经不可避免地引起中国介入朝鲜战争,但是他
多少还是担心中国的“威胁”。可是,前方的麦克阿瑟却忍不住了。他用自己的行
动,一步步把犹豫不决的杜鲁门政府拖入一场与中国的全面战争中去。
    应该说,美国决定任用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实
际上,无论是军方,还是杜鲁门本人,对麦克阿瑟都不感兴趣。国防部长路易斯·
约翰逊建议,发给麦克阿瑟的命令应尽可能详细,不要授予他太多的自行处理事务
的权力。他特别强调,不应将总统的权力授予麦克阿瑟。对此,杜鲁门也有同感。
杜鲁门对麦克阿瑟的印象极差。当杜鲁门刚刚坐上总统的宝座时,他就在自己的日
记中发泄了对麦克阿瑟的不满。他称麦克阿瑟为“虚荣自大、高官厚禄的五星麦克
阿瑟将军”。这种发泄是难以置信的,要知道,杜鲁门就任总统时,太平洋战争还
没有结束,麦克阿瑟还是美国太平洋战区的总司令,正处于他一生声望的顶点。天
晓得这位五星上将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杜鲁门先生。最可能的是,两个人都同样自大,
因此引起同类相斥。杜鲁门在日记中对麦克阿瑟作出了刻薄的评价:“他比卡斯特
和洛奇还坏,他们在告诉上帝要什么之前,至少还相互交谈一下,麦克阿瑟则干脆
只同上帝打交道。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还得把这样自命不凡的讨厌鬼放在关键的岗
位上。我真他妈的不明白,罗斯福为什么不把温赖特调回国(1942年时在科雷
吉多尔),让麦克阿瑟去当烈士呢?如果我们得到的是温赖特,那将是一名真正的
将军和战士,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名话剧演员式的骗子。令人难以思议的是,
一个造就出像罗伯待·李、约翰·潘兴、艾森豪威尔和布雷德利这样伟大人物的国
家,竟也造出了像卡斯特、巴顿和麦克阿瑟这一类人物。”
    尽管杜鲁门对麦克阿瑟已经讨厌到极点,可是,为了对付共产主义的“侵略”,
杜鲁门还是授予了麦克阿瑟难以置信的行动自由。这就如同后来中国的毛泽东主席
所说的一句话,要打小鬼,借助钟道。杜鲁门的无奈,一至于斯。以后,美国得为
他这个错误的决定付出代价。
    麦克阿瑟对时局的看法另成一套。杜鲁门说朝鲜的军事行动是一场“警察行动”,
他却认为这是消灭共产主义的一个绝佳良机。杜鲁门说不要动不动就刺激中国,把
中国拖入战争,可麦克阿瑟则千方百计要把中国拖到这场战争中来。他采取的第一
个措施就是在台湾问题上刺激中国。实际上,没有什么问题比台湾问题更敏感了,
只要麦克阿瑟触及这个问题,中国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作出反应。麦克阿瑟对此很清
楚。
    杜鲁门和艾奇逊的政策是使台湾中立化,他们口口声声说台湾是取自日本的一
块无生土地,其地位有待于对日和约或联合国决议确定。可是,麦克阿瑟却不这么
想。他认为,蒋介石是一位杰出的反共斗士,对他反攻大陆的举动,应予以支持,
绝对不能让台湾落到共产党手中。在他访问台湾的时候,他甚至建议由宋美龄领导
在大陆的游击战,不过,考虑到这件事的风险,他还是劝阻了宋美龄。至于三八线,
麦克阿瑟根本没有把它当成一个问题。杜鲁门还没有决定是否把战争扩大到三八线
以北,可麦克阿瑟已经把这一点变成了现实。他不仅派空军轰炸了朝鲜北部,甚至
还轰炸了中国东北。他说:“我想消灭北朝鲜军队,而不是将他们赶回去。”当杜
鲁门政府还在考虑美军是否越过三八线时,麦克阿瑟已经公开扬言:“我也许有必
要占领整个北朝鲜。”
    麦克阿瑟违反美国国策,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华盛顿对麦克阿瑟的桀
骛不驯表现出少有的耐心,对麦克阿瑟他们是百般迁就,有求必应,就像对待一个
任性的小孩那样。10月匕日,杜鲁门以一国总统之尊,竟然千里迢迢,远涉重洋,
去威克岛会见麦克阿瑟。如果麦克阿瑟同意回国述职,或者把地点选得近一点,自
己多飞一段距离,那么,杜鲁门本来是可以少飞很多时间的。当两人会面时,麦克
阿瑟衣着不整,见了总统竟然不敬礼,两人的会见活像两个国家的首脑在一个荒岛
会谈一样。对此,杜鲁门竟然不以为什。实际上,心高气傲的杜鲁门也咽不下这口
气,只是,他要借重麦克阿瑟的威信和军事天才,结束这场半岛上的“警察行动”,
这才忍气吞声。如果他早一点对麦克阿瑟提出警告,早一点对他采取“组织措施”,
情况断不至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对麦克阿瑟的胡作非为和自作主张,无论是
参谋长联席会议还是杜鲁门,都没有进行驳回,而是予以事后追认。当麦克阿瑟决
定越过三八线之后, 身为国防部长的马歇尔于9月 29日向麦克阿瑟发去了一份
仅供他个人阅示的电报:“我们希望你向三八线以北推进时在战术上和战略上感到
不受阻碍。前面提到的声明(即韩国军队也许要停下来‘重新部署’)需要联合国
就跨过三八线一事投票同意,因而可能会突然使联合国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这还
不如由你选择,是否在军事上有必要这样做。”马歇尔的意思很明显,你麦克阿瑟
作为战场指挥官,完全有权根据战场需要,决定是否越过三八线,而不要等待最高
统帅授权。这就使杜鲁门政府在政治上和道义上陷入尴尬境地。这个电报让麦克阿
瑟大感欣尉,第二天他回电说:“在我们的力量使用方面,三八线并不成为问题…
…除非并且直到敌人放下武器,我认为我们可以在朝鲜全境采取军事行动。”对此,
参谋长联席会议没有否定,只是提醒他,他没有必要把他的军事计划嚷得满世界都
知道。参谋长们建议麦克阿瑟向北推进,而不必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让行动来
决定一切。“我们的政府希望在完成我们打败北朝鲜军队的使命前,避免使三八线
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尽管参谋长联席会议此前曾命令麦克阿瑟在朝鲜东北地
区只能使用韩国军队,但麦克阿瑟却不声不响地绕过了这个限制。在中国介入朝鲜
战争后,他还继续大规模北进,以至于遭到“圣诞节惨败”,他还引用马歇尔的电
报为自己开脱。实际上,无论是华盛顿的决策者还是麦克阿瑟,他们都明了中国可
能参战,但是,只要能打赢,中国军队参战又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