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摩托dct提供了了三个行驶模式,分别是at全自动下的d或s模式和mt的手动模式,d是一般的驾驶使用,而s是较运动化的表现,这两个模式下行车电脑会自行根据车速改变挡位。也可以选择mt手动模式,之后驾驶者可以用左手控制杆上的+/-按钮自行控制换挡。
“那瓦利,这是我设想的摩托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草图,凭你的专业知识来看,我画的还算合理吗?”
那瓦利看着最后一张草图,又看了看前面的草图,接着闭着眼睛想了好一会后,才睁开眼睛,说道:“boss,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了的,但我还是想说,这是一种天才般的设计,虽然他只是张草图,没有具体的参数,具体的细节该怎样也不知道,但它的基本结构,你已经画的很明白了,剩下的是我们的工作,我会解决他的。
但我现在关系的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台dct系统,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电脑,而电脑必须足够优秀和可靠,而且它的体积还要足够的小,我希望公司能够帮我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这台dct结构很复杂,需要一种超高精度的加工机床,我不知道市面上有没有这种机床,如果没有,我们也是做不出来的。”
凌世哲向艾莉森点了点头,后者对那瓦利说道:“第一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早在69年的时候,我们公司就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行车电脑(ecu),由于局限于当时的电脑技术,虽然我们做出来了,但他的性能有限,而且体积也非常的庞大,所以我们没有将它推出市场,只是作为公司的技术储备。
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没有停止对它的研究,到目前为止,ecu基本达到了商业使用的要求,你这个应该不是问题。”
ecu实际上是一个”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unit),它是由输入电路、微机和输出电路等三部分组成。
输入电路接受传感器和其它装置输入的信号,对信号进行过滤处理和放大,然后转换成一定伏特的输入电平。从传感器送到ecu输入电路的信号既有模拟信号也有数字信号,输入电路中的模/数转换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传递给微机。
微机将上述已经预处理过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将处理数据送至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将数字信息的功率放大,有些还要还原为模拟信号,使其驱动被控的调节伺服元件工作。
ecu的核心件是cpu,早期的时候凌世哲使用的cpu是最早期的arm处理器,这个处理器用的是10微米工艺制程性能太低,因此行车电脑的危机主板上必须集成很多块cpu来进行并行运算,这也是当初的行车电脑的体积为什么会有一个小号的茶几般大的原因。
况且作为行车电脑的cpu,arm也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arm强调的是低功耗、低成本和高性价比,所以他最适合运用在移动终端上。
另外,行车电脑系统是安装在汽车上,因此它必须适应非常恶劣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必须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高耐用性以及灵活的嵌入式应用。
而arm处理器除了嵌入式外,其他方面也很难达到行车电脑的要求。
后来,基于arm核心的rmp处理器为核心的蜗轮螺旋结构的刀片服务器研发成功后,凌世哲又设计了基于sparc结构的处理器——src-1。
其实,作为大型服务器和超算来说,src-1处理器反而更为合适,它使用的是sparc结构,这种处理器是sun和ti公司合作开发的risc微处理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可扩展性,与arm不同,src处理器强调的是高可靠性和高性能,所以它非常适合于大型机、巨型机,甚至超级计算机,以及航空航天领域,就连安布雷拉正在研制的工控计算机和数控机床系统,所使用的cpu也是src处理器。
src研制出来以后,行车电脑部门很自然的把它作为了ecu的核心cpu,随着这些年的电脑技术不断的进步,ecu的体积也越来越小,性能也越来越强,现在基本达到了商业应用的要求。
自从兼并了庞巴迪公司,艾莉森就开始计划的推广ecu,首要的目标就是庞巴迪的摩托车。
庞巴迪善于制造大排量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宝马公司的引擎以直列而出名,其实庞巴迪在这方面不差它分毫)是目前的宝马公司还远远比不了的,但这种发动机的缺点就是太费油,在石油危机的今天,大排量摩托车明显很不受市场的待见。
如果在摩托车上面装上车载电脑,同时再装上多个传感器,用来控制燃油喷射量、混合气比例,以及监控发动机的状况,行驶里程数,胎压、传动和电量等数据,那么这样的摩托车还需要担心会没有市场吗?
而且摩托车发动机功率也比汽车小很多,在结构上也要相对简单些,这对刚刚达到商业化应用的ecu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平台(汽车,特别是高端汽车,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欧洲高铁发展史 上()
“boss,那瓦利先生的第二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吧,ktx-1100数控机床的设计已经全部完成,现在已经进入最后的测试阶段,如果一切正常的话,今年5月份就可以投入市场了。”一边的克里斯托弗说道。
“加工精度怎样?”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puternumericalcontrolmach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
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自从刀片服务器研制成功开始,凌世哲就委托安布雷拉精工企业研制数控机床,因为新型的s半导体芯片加工生产线的生产,需要用到高精密机床,而这种机床有很多都被发达国家禁止出口,为了日后不被这些流氓政府卡脖子,因此不管凌世哲愿不愿意,残酷的环境也会逼着他发展自己的数控机床。
摩托车用的dc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是日本本田公司在09年推出的,这种变速箱对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就是有完整的资料,那瓦利的技术团队能力再强,也是做不出来的。
克里斯托弗从自己的头上扯下一跟头发,然后指着它微笑道:“这根头发丝的三十五分之一。”
ktx-1100是克里斯托弗全程参与研制的双主轴车削加工中心,在这台机床上面凌世哲采用了后世成熟的复合加工技术,具有铣-车复合、车铣复合、车-镗-钻-齿轮加工等复合,车磨复合,成形复合加工、特种复合加工等功能。
复合加工又叫完全加工、多功能加工,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门先进制造技术,其优点是能大大缩短零件的生产周期、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是凌世哲仿制的后世沈机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台i5智能机床,因此它具有初步的智能制造功能。
记得在前世,沈机这套i5智能机床在2012年推出市场后,当年就接到的国内外订单加起来就有5500多台,实现销售收入10--15亿rmb。
接着到2013年,更是发生了销售“井喷”,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超过了去年的销售总量,更是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智能化旋风”。
i5一台让人极度眼红的吸金利器,凌世哲很早就盯上了它,可惜当时的安布雷拉公司的实力不够,凌世哲暂时没有急着上马,一直等到cmos工艺成功了和精工部门积累了足够的技术储备,凌世哲就毫不犹豫的上马了i5机床。
“一台机床就是一个加工厂”、“一次装卡,完全加工”,由于在技术上太过超前,因此从设计一开始,就让大家吃够了苦头,例如:自动调整干涉防碰撞功能、断电后工件自动退出安全区断电保护功能、加工零件检测和自动补偿学习功能、高精度加工零件智能化参数选用功能、加工过程自动消除机床震动等等功能,让安布雷拉精工部门的工程师和软件,以及硬件工程师们更是饶头不已。
这还不算,还有更恐怖的,凌世哲更是提出,数控机床必须要像智能手机一样具有“简单,容易操作”特点,设计必须人性化,“一键直达、三维模拟、智能诊断、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哪怕是一个从来没有操作过任何一种机床的菜鸟,只需要最多2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学会熟练操作,半天时间就能达到机床中级专家的水平,一个天时间,就能达到最高级机床加工师的水准。
当时的克里斯托弗大喊:“老板你杀了我吧,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管克里斯托弗如何抗议,凌世哲依然是决心不改,“要嘛不造,要造就造全世界最好的机床!”这是留给他的话。
i5机床被凌世哲命名为ktx-1100,研制过程中一直问题不断,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种技术问题,精工部门的工程师们有好几次都陷入了绝望,更加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座大山要攻克,即便如此凌世哲还是没有动摇分毫,终于历经磨难后,全球首台ktx-1100智能机床样机还是被提前四十多年诞生了。
接下来的各种测试,更是不出预料的出现了很多问题,一遍一遍的调整,一遍一遍的完善设计,终于走到了最后的实用测试阶段,不日就可以正式上线。
想起研发路上遇到的各种艰辛和磨难,克里斯托弗眼含泪花的说道:“boss,这是我这一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