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歇坐。

    古人以为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要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便有夏令饮食三鲜之说,又分有地上、树上和水中三鲜。所以这轮分别是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

    在接近正午时才正式开席,想着皇帝既然是来参加自己的家宴,陈则翁便用桌宴,可规矩仍不能坏。正堂上只摆了一桌,依然是兄弟俩主陪,另外两家长子末座相陪。而其他兄弟及女眷只能退到后堂,不能同堂用饭的。这也是规矩,即便家族聚餐,男女也是不能同席的,男性成员在这张桌子吃饭,女性成员在别的桌子吃饭,中间放一张屏风隔开。

    假如空房很多,男女非但不同席,甚至不能同屋,男的在客厅聚餐,女的在卧室聚餐。女士们的座次安排跟男人一样,也是面向大门为首席,背对大门为末座,首席左侧让大妈坐,首席右侧让婶娘坐,新媳妇和小姑子背对大门打横相陪。

    赵看过,第一轮上的的共有六盘,先是春藕、橙子、绿桔等水果菜蔬,这些都是常见的食品,非是特别难的之物。且发现陈家所用的盘盏皆是瓷器,虽然十分精美,但在这个年代却非是大户人家的首选。因为金银餐具才是首选,即便是大些的酒楼也少用瓷器,可见陈家日子过得确实不宽裕。

    此外,想是考虑过自己的习惯,并没有上那些华而不实的看盘,且菜量也并不太多。而接着便是四样海鲜,第一份是蒸石首鱼,即是今日市面上常见的黄花鱼,其名石首据说源自于吴王阖闾,《吴录》中曾记载道这种鱼的美味曰:“略如巨蟹之螯,为江海鱼中之冠。”不过在江浙一带这也算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

    赵明白石首鱼之所以难得,其实主要是由于捕捞季是在夏初,在还没有普及冰鲜技术的时代,市面上的石首鱼极易腐坏,但是即使是发臭的鱼肉忍让抵挡不住吴人的口欲,故在当时又有“忍臭吃石首之说。”可在冰鲜技术逐步普及这个时期,石首鱼的保鲜不再是困扰众人的问题,它们的销售范围也开始逐渐向内陆推广,因而也算不上奢侈之物。

    再一盘便是油煎蛤蜊,这道菜对现代人并不陌生,而在此时也已名满临安城内的各大酒楼,对于非沿海地区的宋代人来说仍然是稀奇玩意儿,但在近海的杭州来说亦非稀奇之物,算是时令海鲜。赵吃着这是以香油煎制的,吃着也别有一番风味,却也多吃了几口。

    又一盘则是螃蟹,曰“持蟹供”。其实便是非常简单的白煮蟹,也就是把螃蟹放在水里煮熟,佐以调料,与把酒持蟹,十分豪爽。这种吃法,与今天的蒸蟹相差无几,但却是最原汁原味的吃蟹方法。赵在琼州时出海捕到螃蟹,常常就是这么吃,相必这是陈任翁投自己所好,便用了这个方式直接上桌了。

    “这螃蟹甚是肥美,吃着过瘾!”赵举杯与众人同饮一杯后,便下手掀掉蟹壳,见蟹肉丰满开心地道。

    “陛下,这蟹乃是从前的旧部送来的,他们知道属下喜欢,捕到后便会送来一些,个头比寻常市面上的要大的多,也甚是鲜美,养在池中数日不死,仍是新鲜的!”陈任翁言道。

    “唉,想想朕已经有一年多未曾乘舟入海了,在琼州何尝有过这么长的时间。往年这个时候在博鳌行宫避暑,可下海游泳,乘船垂钓,捕鱼捞蟹是多么悠闲痛快!”赵听了却颇为感概地道。

    “是啊,彼时陛下时常泛舟海上教练水军,遨游大洋,想想也是痛快!”陈任翁也神往地道。

    “陛下,如今这螃蟹在临安也非难得之物,又何必总是年年不忘琼州啊!”陈则翁见说起琼州,小皇帝脸色有黯然之色,连忙岔开道。

    “呵呵,确实如此,宫中也常常采买,但朕却吃不出昔日的味道了!”赵拧下只蟹螯道。他知道螃蟹在江浙地区早已是桌上的佳肴,在临安城新门外专有卖螃蟹的蟹行,城中做餐饮生意的,如果店家不卖蒸螃蟹想必会被同行耻笑。

    “大哥多有不知,在这桌上吃蟹与亲手从海上捞取,又亲手烹煮,与舟上众军在甲板之上同食,绝非同感。陛下感叹的是无法如当年那样恣意,而非是在这桌上安然食用!”陈任翁反驳道。

    “朕常常想起与朕同舟共济,在海上搏杀的将士们,可当下却分赴四方,见一面都是万难,更不知他们的下落。尤其是那些琼州征募的兵将,现在远离家乡来到江南,不知过的如何!”赵边剥取蟹肉边言道。

    “属下也常有同感,当年属下受命组建训练左翼军,日日相处,三千将士在多年征战中,或是阵亡,或是受伤退役,或是调转它部,余者也是难得一见。每逢遇到,都是深为感概,而从琼州征募的兵丁现在也是分驻四方,相互间也是难得一见了!”陈任翁言道。

    “是啊,我们赴琼后便多次整编,回到江南后又大肆扩军,不得不将他们拆散分赴各部任职,再难显当年的同籍编为一军的景象了。”赵点点头道。

    “陛下所言极是,属下到兵部后,常有将官会私下请求将征募的同籍新兵拨付至其部,可新兵训练后往往是就近补充,属下想通融都不能,时常受他们埋怨!”陈任翁喝口酒苦笑着道。

    “陛下,吾常听人言,称广西畲兵及淮兵最为善战,可如此分配新军,岂不会导致旧部难以补充,导致战斗力会逐渐被削弱呢!”陪坐的陈昌时插言问道……

第1000章 共同体() 
    对于何处的军兵最为善战,可以说的千古以来争论最多的话题,就如同现代经常讨论的那个省的人打架最厉害一样,甚至还有人专门整出了个排名榜。但最后往往都是以争论收场,因为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地方都曾出现过勇猛善战之军,谁也说服不了谁!

    “物吾以为畲兵和淮兵为何善战?”赵想了想反问道。

    “畲族长于荒蛮之地,民风彪悍,勇悍好斗;淮兵多处于两淮,而自我朝南渡以来,先后与金、蒙在此隔江对峙,征伐百余年,自然百姓尚武!”陈昌时言道。

    “物吾所言有些道理,却非根本。想那战国时的秦之锐士、魏之武卒、齐之技击、赵之边骑都是一时之劲旅。此外汉末三国之以青州兵为主的曹魏虎豹骑、蜀汉以益州军为主的陷阵营,袁绍以河北兵为主的大戟士也是无敌之存在;而后尚有东晋以江东人为主力的北府兵、隋之燕云十八骑、唐太宗的玄甲军等;而我朝也非没有劲旅,太祖之来自各地精选之兵的御龙班直、岳武穆以河南、河北兵为主力背嵬军及西军皆称雄一时!”赵咂了口酒言道。

    “陛下之言是意指一军强弱,并非是由地域决定,那又与何有关呢?”陈昌时听了觉得皇帝之言似有道理,但仍是不解,施礼请教道。

    “军之强弱,与诸多因素有关,但主要的无外乎是兵制、训练水平、武器装备和国之财力有关,且也受彼时的天下大势、国之政局等影响。”赵略一思索道,“这也好比这桌上的蛤蜊,在江浙沿海地区也不过是寻常海味,可到北地却是价值千钱,可这区别只是因为蛤蜊易**,难以长途贩运之故!”

    “陛下之喻虽形象,但吾还是难以苟同。世人常言江浙之民风不古,精于算计,却性情懦弱,不能为兵,因此江淮失守后才导致江南不保!”陈任翁的长子陈礼时言道

    而南北蛤蜊之说也是源于仁宗皇帝与蛤蜊的一个轶闻:“仁宗每私宴,十方分献熟食,是岁秋初,蛤蜊初至都,或以为献,仁宗问曰安得已有此邪,其价几何,曰每枚千钱,一献凡二十八枚,上不乐曰:“我常戒尔辈勿为侈靡,今一下箸,费二十八千,吾不堪也,遂不食。”

    因为拒吃蒸蛤蜊,仁宗成就了节俭的名声,但仁宗也许还是内心纠结了好一阵。当然这也不能怪北方人不识货,在那时能吃上蛤蜊的人都应该有资格说自己是土豪,因此使得开封的皇帝都不由的吐槽这玩意实在价格太昂贵了。

    “嗯,问的好!之所以会出现某个时代强兵出自一域,与彼时军制是大有关系的。”赵点点头道,“众所周知,在我朝以前的历朝历代主要以征发义务兵为主,丁壮男子平时务农,战时拿起武器,奔赴战场。这也便导致青壮不能过长时间地立刻自己的田地,不然国家就有灾荒的危险。可无法脱产意味着无法保证固定的训练量,在当时却只有极少数精锐才有可能办到。”

    “如此一来便对士兵本身的素质提出了要求,若是某地民风尚武,他们本身就是弓马娴熟之人,且乡村闭塞,同乡之间很容易结成一个小共同体,他们间本有默契,就能减少了磨合时间。而汉时又在各个郡县建立了庞大的武备库,只需要等征召兵们一到,他们拿起武器穿上甲胄,立刻就能执行作战任务。这亦是之前的前秦无法做到的,得以使汉军能封狼居胥的根本原因。”

    “另外汉代采取经济单向流通的政策,导致天下财富大量集中于西北近畿,准确地说就是关中地区。这就让关中地区的小共同体们有着较其他地区更为丰厚的资源配置,进一步让汉代关中部队也较其他地区更为善战。凭借着他们,汉朝建都长安后,国都从未失陷于外族,哪怕是匈奴人也仅仅是在叛党的帮助下杀死了个把郡守,却连长安的边都没办法摸到。”

    “不要以为读了两本书就在人前卖弄,与陛下相比你的见识差之万里,才会偏听那些无稽之谈!”陈任翁冷哼一声道。

    “父亲教训的是,吾以后必当自省!”陈礼时连忙起身施礼道。

    “麟洲,勿要失礼。陛下不仅学识深厚,且对世事往往有独到的看法,刚刚吾听陛下之论都觉受益匪浅,孩子们能聆听陛下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