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宗留下的基业,到了正德六年各种天灾联袂而至,天灾引发人祸,江西、北直隶、两广、贵州各地叛乱造反之事此起彼伏,就算皇上再怎么贪玩现在怕也坐不住了。”
陈瑀搁下了信件,揉了揉额头,喃喃道:“三天解决蝗灾?哎……怎么可能啊!”
沈飞见二人又开始讨论国事,也知道这蝗灾的危害,几百年来没解决的问题,怎可能一时间说解决就解决?便安慰道:“大人,先莫要想这些了,徒增烦恼,反正你现在已经不是朝廷命官,这些事让他们想去吧,咱们要不先吃饭。”
陈瑀摆了摆手道:“你们吃吧,我不饿……等等?”
房小梅见他双目发亮,定然是想到了什么措施,便轻声问道:“怎么?有对策了?”
“有!想解决蝗灾不难,就是需要皇上带个头。”他将宣纸铺开,房小梅在一旁便开始给他研起了磨。
沈飞是个有眼力见的人,见到这画面,心中不无羡艳,伊人在旁,红袖添香,这怕是每个男人都向往的吧。
沈飞很自觉的出了房门,将门扉掩好。
陈瑀便开始用俊秀的赵体写了起来,只是写的东西房小梅却没有看懂,甚至很奇怪,良久后不确定的问道:“这写的是……食谱?”
陈瑀含笑道:“娘子果然慧眼如炬。”
房小梅顿时想起了什么,脸上带着不可思议的惊讶,这太疯狂了,她道:“你不会是想让百姓们把蝗虫吃了吧?”
这死丫头,能不能不要这么聪明?下面的措辞还没有想好,她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
“真的?这太疯狂了,那东西可以吃吗?”
“不但可以吃,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按照这种烹饪的方法,简直不要太美味。”
“什么叫蛋白质?”
“这个不是重点。”
“可是这东西没人吃过,皇上怎么可能吃?”房小梅道,“如果真的可以施行,那恐怕从此后,再也没有蝗灾这一说了。”
陈瑀缓缓的将墨迹吹干,然后慢条斯理的将纸张折叠起来,装入信封,然后才道:“皇上会不会吃,就看杨大人怎么做了,希望他不要让我失望!”
真是不知不觉间,竟然会因为沈飞的一句话而解决蝗灾的难题,看来也算是天佑大明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只是自己的设想,具体能不能施行,还是要看北直隶那边。
…………
朱厚照给的期限已经到了,朝堂上各位老臣的脸色都不是太好,当廷议蝗灾之时,顿时都低下了头,深怕朱厚照点了自己。
内阁当先发话了,将受灾的州府准确数据统计了出来,报给了朱厚照。
朱厚照根本不想听这些,摆了摆手道:“蝗灾之事,尔内阁可有结果了?”
“回皇上,此事乃左都御史洪大人提出,想必定然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且请洪大人奏疏。”
洪钟双眸紧闭,等杨廷和说完,才抬起眼皮,他缓缓的走出班列,道:“回皇上,自太祖开国以来,各种难题纷至沓来,但天佑大明,吾等砥砺前行一往直前,今水灾蝗灾肆行,老臣连夜不能寐,写出《奏蝗灾疏》,请皇上御览。”
值班太监将洪钟的奏疏拿了上来,朱厚照只是看了几眼,便将奏疏扔了出去,“朕要的是解决方案,不是这长篇大论!若是写几篇文章就能解决事情,那朕要你们有何用?何不请几个时文大家过来位列九卿?”
朱厚照这一次真的愤怒了,帝国上下,这么多人竟然无一人能给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他环视大殿上的文臣,眼中厌恶之色一览无余,整日劝谏经筵他们能说的口口是道,让他们搞搞斗争各个都是高手,真要让他们解决事了,一个个除了推诿揽功还能做什么!这就是我大明取士之人才啊!这就是国家之栋梁啊!
“退朝吧!”朱厚照有气无力的道了句,这一次他并没有先走,只是呆呆的坐在龙椅上,反观那些肱骨之臣们,此刻都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踏出东华殿。
“皇上,臣……有解决办法!”杨一清终于还是开口了,也只有现在才是时机。
朱厚照双眸陡然亮了,望了一眼开口说话的杨一清道:“爱卿有何解决办法,快些说来!”
他将不远处带上朝的餐盒拿了出来,缓缓的拿出一盘……菜?
这盘菜外面裹了一层金黄的面粉,经过油炸之后盛入磁盘中。
其实陈瑀之所以将蝗虫油炸的方法详细的写出来,就是让朱厚照不那么排斥,从而能下咽。只要皇上吃了,此事就能借着朝廷的舆论导向推广到民间。
“这……是何物?”朱厚照好奇的问道。
“油炸蝗虫!”杨一清道,“此物香甜可口,昨晚老臣便是以此下酒。”
“杨一清,你大胆!”杨廷和刚迈出大殿的脚步顿时折了回来,“竟敢给皇上吃这种东西?”
朱厚照淡淡的看了一眼杨廷和,道:“杨大学士,适才没听你说一句话,此刻却搞起忠君爱国来了?杨大人最起码还是在给朕解决问题!”
他转而对杨一清道:“此物真的可以吃?”
“皇上,此物醮上醋汁和辣椒,香辣可口,味道极好!”
“若是皇上龙体出恙谁来负责?你杨一清担得起这个责任嘛?”杨廷和胡子都快要直了起来。
“给朕拿上来!”
“皇上不可!”太医院也跳了出来,“待老夫验证是否对身子有害在吃不晚。”
朱厚照没有理会那些大臣,按照杨一清所说,醮了点醋和辣椒,便吃了起来,不吃不知道,这一吃果真如杨一清说的那样香嫩可口。
“嗯,味道果真不错!”
朱厚照是真的觉得好吃,足足吃了有半盘,双目带着无比的满足,“这是……你想出来的?”
“老臣惭愧,是陈瑀!”
“又是那个逆子!竟敢谋害皇上!臣乞请皇上着锦衣卫抓捕陈瑀,定陈瑀谋害圣明天子之大罪!”杨廷和暴喝道。
“诸位爱卿,还有一半,今日尔等全都给朕吃一个!”朱厚照冷冷的笑道:“不是忠君爱国爱民如子么?表现的机会到了!吃完之后,将此法推广到全国,则蝗灾再也无害矣!”
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部尚书之争()
正德六年五月底,朝廷下诏了一封诏书,以礼部尚书费宏润笔,其曰:窃惟聦明睿智圣哲固本于天生高大光明君如当今圣上也,爱民如子,体恤万民,今有蝗灾肆虐,太医院验明蝗虫乃可食用之,圣明天子如厚照者乃以身作则,当朝食之,望万民以圣上为榜,蝗灾可去,温饱可解决亦……
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莫要看这些文官平日里怎么骂朱厚照,可真要是涉及到国家层面的事,他们依旧会不惜用尽所有华丽的辞藻,恨不得把皇上夸成活佛转世。
没有办法,想要统治和控制百姓的思想,必须将皇上推向圣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也是一种民主和皇权之间的平衡,纵然猛如朱元璋则,也必须遵守这个规则。
这封书信从朝廷一直下传到各个州府县,并且要求县官当众示范于万民。
这可是苦了那些当官的,不过没有办法,人家皇上都吃了,纵然太过恶心,自己也要吃啊!
有些聪明的,则会想着办法将蝗虫烹之,然后食用,有些古板耿直的,那就是抓住活的蝗虫就干啊,那满口血淋淋的,看上去甚是恐怖!
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蝗虫可食!
蝗虫可不可以食用,就像螃蟹可不可以食用道理是一个样,只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控制社会舆论,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螃蟹能食用才会得到认可。
但是第一个吃蝗虫的人那可是皇帝,这社会舆论导向之后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又加上各州府县官亲自披挂上阵,验明蝗虫可食用,这结果导向可就截然不同了。
起初还有些百姓不愿食之,可是另一些实在饿到极点的农民,则也不顾那么多,田野间抓了几百只蝗虫,放在锅里撒点油盐,熟了便吃!
事实证明,影响力最大的还是百姓间的口口相传,他比皇帝啊、县官啊之类的以身作则要管用多了。
于是乎,困扰大明几十年的难题,竟然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蝗灾之事从正德六年之后再也不是灾难,反倒是一种福利,此后的每年百姓们都渴望蝗虫的到来。
与此同时,朝廷上又发生了另一件大事,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王敞以仍掌通政不安其职乞致仕。
文人致士实属平常的事,王敞也是闲着蛋疼,发生蝗灾实乃天意,各地流民反叛在正德年间稀疏平常,你表衷心可以,只是现在根本不是时候!
朱厚照是喜欢玩,但是不傻,仔细回想一下陈瑀被罢之事,他便知道自己被杨廷和那老匹夫玩了,尤其是这次蝗灾之事更是让朱厚照愤怒,杨廷和作为内阁实际上的辅臣,不思解决之宜,却遇事推诿。
王敞这老家伙早就和杨廷和眉来眼去的,一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朱厚照语重心长的道:“王卿自成化来,历经磨难挫折,衷心为大明,实乃过之栋梁也……”
王敞笑眯眯的,如沐春风一般听着朱厚照的夸赞,实际上这种结果他也想到了,所以才会主动请缨,来一首辞职以表衷心。
只听朱厚照继续道:“通政不安实不是卿家之过错也,念尔年岁老矣,又这般思量国事,朕心实不安,特许之。有司月给米三石岁拨役夫四人”
王敞还沉浸在幻想之中,等朱厚照说完了,便来一首深揖:“谢陛下……”
等等,什么?他嘴巴立刻张成鸡蛋大,一张老脸皱成了菊花,比菊花还要难看,良久后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
他此刻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
杨廷和见状,急忙出班列道:“圣上,反叛之事实非朝夕可决也,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