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东升手拄着锄头一脸羡慕的说道:“桑柏哥,你这牛养的真是绝了”。
“还行,还行!”
桑柏对大牯牛是越来越喜欢了,虽然不如秋收,但是比以前那可好多了,主要是这东西比全村的牛都聪明,拉出来遛的时候特别给桑柏涨脸。
“桑柏哥,您和吕二爷说一声,能不能把牛先借我使两天?”陈东升说道。
桑柏道:“你自己去说好了,我说你说还不一样?”
陈东升道:“我说了啊,但是吕二爷说让我借村里原来的牛,这牛过了春耕也排不上我,我只能排村里的那头老牛”。
桑柏让吕庆尧照应的牛,比村里原来的牛可好多了,毕竟在空间里养过一两夜的,吃了几顿苹果,因此力气大耕地的效率又高,虽然体质原因比不上大牯牛的力气,但比外面的牛可强太多了,更何况比的还是村里的老牛。
于是吕庆尧的地犁完了之后,乡亲们便争着借。平常三天犁好的地现在两天干完,谁不想快一点把粮食种下去?
春耕抢种讲的就是一个抢字!
不过吕庆尧是个惜牛的,借耕地可以,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得让牛歇一歇,而且这牛你借了也得喂精料,每天两鸡蛋,比全村所有人的伙食都要好。
“那你别借了,看下午我顺手把你的地给犁了”桑柏说道。
陈东升一听开心的嘴咧到了后脑勺:“那自然是好,我这边要等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了”。
村里辈份小就这一点不好,排队总是轮不到你。
现在陈东升是单立一户过日子了,那么父母那边能搭手的时候自然会搭手,他们自己忙的时候可就顾不上陈东升了,最多老娘来送饭的时候,给他捎上一份。
桑柏这时候已经套好了牛,轻轻的一声走起,大牯牛便拉着犁干起活来。犁头深入到了泥面下,一块块略显干燥的泥从犁镜上翻腾起来,然后又盖入水中,这种顺畅感连桑柏看了都舒心,更别说是一个乡下少年了。
三分地桑柏很快犁完了,主要是大牯牛太给力,桑柏活儿干的快在乡亲们的眼中也不奇怪了。
中午回家一趟,到了下午的时候帮着陈东升把他的水田给犁了,犁好的田第一时间也不种,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插秧,乡亲们说不出什么理由,但桑柏觉得可能是想利用夜间的寒冷把翻出来的虫子或者虫卵给冻死,这样的话种出来的庄稼不容易受虫害。
桑柏是这样琢磨的,但是俱体是不是如此,他还真不知道。
别人家育苗,桑柏也育苗。整个柳树庄今年的种子都一样,用的是桑柏给的粮食培育出来的。
桑柏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乡亲们一看这苗就知道,比他们往年育出来的苗要壮上一截子,家家户户都是欢喜的很。
地犁完了,没几天桑柏准备插秧了。
一大早起来,正准备出门呢,桑柏便看到吕庆尧、吕庆举老兄弟俩过来了。
“您二位怎么大早来我这里,今天没活?”桑柏停下来笑眯眯的问道。
吕庆尧道:“今天你家不是插秧么,我们过来搭把手”。
“不用,不用,我那点小地自己慢慢插好了”桑柏连忙说道。
一共就几分水田,还用的着请别人?桑柏是吃过苦的人,十岁的时候父母离异,然后各自重组了家庭,桑柏就一下子独立了。
别看才二十一岁,工厂干过地摊摆过,当过餐厅的清洁工,插缺这活也就是他没有干过,但是能吃苦这活也不算什么。
“你别客气,你要是客气大家心里说不过去”吕庆举笑道。
全村多出了一头牛,那就相当于比往常多出了四五个壮劳力来,最少又能多开出几亩多田,怎么说今年全村也能多余点钱粮。
这是桑柏的情份,乡亲们知道也记在了心底,现在有机会回报,虽然这事小到不能再小了,但乡亲们肯定要帮忙。
桑柏也不善于这个,推脱了两句便不再多说。
“苗都弄过去了?”吕庆尧说道。
桑柏道:“没呢,在牛背上背着呢”。
吕庆尧兄弟俩一看,果不其然,大牯牛的背上一左一右两个篓子,篓子里都是稻秧子。
“这秧子好!”
吕庆举到了旁边伸手抓了一根秧苗出来,不由赞了一句,因为桑柏育出来的苗比他们育出来的又壮实了一些。
吕庆尧看了一眼也道:“的确是好秧子”。
桑柏这边客气的说道:“随意育的”。
稻秧子自然是用空间井水育出来的,要不然以桑柏那点农业知识,柳树庄随意拉出一个孩子来都能吊打他。
但是空间在手那就啥也不说了,你是个优等生可以进清华,但是人家直接雇了俩学术大拿过来,你除了拜倒之外一点办法也没有。
到了地头,桑柏发现整村的父老乡亲们都在自家的田头坐着呢。
“你们这是?”
桑柏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桑柏明白,这是乡亲们知道自己家今天插秧,过来帮忙的,但是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点啊,大家都是正忙的时候,不忙自家的田过来帮自己插秧,这份人情真的暖人心啊。
“我们过来帮您插秧的,您这边教我家孩子识字……”。
“您还给了我们家粮食呢……”。
什么理由都有,桑柏不知道说什么,像是很多小事,自己都不记得了,这些乡亲们都记的清楚着呢。
“大家动手吧!”
吕庆尧一看,立刻安排大家忙起来。
原本在田头的众人纷纷把裤脚给卷了起来,站到了田里的水中,吕庆尧这边老人扔苗,年青一些的弯腰插秧。
总共就三分地,这些人没到两个小时,就把田给插满了。
桑柏手连泥都没有沾上。
送走了乡亲们,桑柏发现自家的活已经没有了,自己这边要是再想插秧的话就得去陈东升的田里帮忙。
帮陈东升插了一会儿秧,却害得陈东升被他爹娘好一顿骂,于是桑柏又无事可干了。最后实在是找不到活,便只好种桃树。
自家的院子外面空地多,反正桑柏就这么种呗。
每天觉得无聊了,就去挖坑种桃树,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桑柏这边的小桃树也越种越多,不知不觉之间种了一小片。
而这时候,乡亲们都已经把该种的东西都给种下去了,一时间也不再像前一个多月那么忙了,于是便有人给桑柏隔三差五的送些东西。
主要是各家做的吃的,什么饼子什么的,只要是他们觉得摆的上台面的,肯定有桑柏一份,
像是有人见桑柏喜欢种果树,于是给送了枣、李子,什么的,反正乡下常见的果树桑柏是全乎了,除了不能招唤神龙,家里的水果肯定不会缺了。
这是穷苦且朴实的乡亲们对于桑柏的回馈。
第17章 两季
“桑柏哥,你这准备干什么?”陈东升一大早便来到了桑柏家的小院门口,伸着脖子隔着围墙和桑柏说起了话。
桑柏正准备下地看看呢,看到陈东升便问道:“你怎么今天不用下地?”
陈东升道:“我地里没活了,我爹帮着照应,二爷爷让我过来问一下,你什么时候可以教我们识字了”。
“哦,这个简单,你们要是有时间的话,随时可以开始”桑柏笑道。
一直忙,桑柏都快把这个事情给忘了,听到陈东升这么一说,立刻说道。
陈东升一听开心的说道:“那我通知大凤她们,咱们下午就开始?”
“行!”
桑柏想了一下,下午也没什么事情,于是便应了下来。
陈东升又问道:“您这准备做什么?”
“我不是没什么事么,准备去地里锄个草,锄完了草想去那边山头种点栗子,季二叔昨天给了我几株栗子树苗,我得种下去”桑柏说道。
陈东升道:“桑柏哥,你种那么多的果树做什么,这东西可不能当饭吃,卖又不好卖,咱们这边可不是果子产区,公家根本不收”。
对于陈东升来说种果树这个行为很奇怪,虽然他跟着桑柏种了一些桃树,但心底认为这东西填不饱肚皮啊,最最主要是公家不收,抵不了粮也换不来钱,种了不是白搭么。
水果这时候可不像以后,不光是水果,河里的鱼也是,只要是不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在乡亲们看来都不值钱。
主要是因为什么都是计划经济,种出来的水果国家要是不收的话那只有烂,你还不能拿出去卖,要不然割资本主义尾巴帽子可厉害的很,一但挨上了最轻都要坐牢。
“你小子懂什么,以后国家的风向就开始变了,真的种出好果子来不愁卖的”桑柏满怀信心的说道。
虽然他不知道改革的春风是哪一年刮入农村的,但是他知道最迟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什么东西都要票,什么东西都统收统卖,国家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时代将要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种下的果树到长成的时候正好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了。
当然,桑柏这边不准备给大家上什么课讲什么大政策,他的方法简单而直接,到时候自己种的果树卖起来了,那么这些乡亲们自然会跟着种。
反正乡亲们现在也吃饱了,至于下一步过好日子,急不得,一急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哦!”
陈东升哪里会管什么国家政策,他现在就是想着交够了交粮,一年下来能吃饱肚子,最好是天天有大米饭白面包子,这就是神仙日子。
“那我走了”陈东升说道。
桑柏嗯了一声,带着秋收还有大牯牛往田间去。
到了河边上,桑柏发现吕庆尧正在放牛,就是自己分给他照应的那头壮牛。
从这牛到了吕庆尧的手中,老爷子就照应的十二分用心,宁愿自己吃的差一点,也要让这牛每天吃上一个鸡蛋,虽然没有桑柏的外挂,仅凭着用心两个字,老爷子把这牛依旧是养的皮亮毛顺。
“桑先生,做什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