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氏三兄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泽东接电后,当即与张闻天等人商量,决定调林育英回延安,由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接替一二九师政委一职。    
    对林育英在一二九师的工作,李达将军在《发扬老前辈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精神》一文中,作了如下回忆和评价:    
    张浩(即林育英)在129师工作到1938年春,即被调回中央。他在部队工作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年多,但是当时正是我党我军处在历史转折关头,即由土地革命战争转向民族解放战争,由反“围剿”变为抗日,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新任务,这需要强有力地引导和有针对性的政治思想工作,张浩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部队适应了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张浩同志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是坚决和认真的,因而对一二九师的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建设贡献很大,可以说是开了个好头……


第一部分  林育英——虽死犹荣的革命家第25节 呕心沥血育人才

    1938年1月,林育英回到延安。    
    党中央考虑到他的身体难以承担繁重的工作,建议他休养一个时期。可他闲不住,休息了几天后,三番两次地跑去找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要求中央再给他安排一个工作。他还几次对毛泽东说:“一个人的生命有限,能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时间也很短。为革命工作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也是最好的疗养。我想乘自己能动的时机,多为党做点工    
    作,而且不计较职务的高低,希望中央满足我的这一要求。”    
    毛泽东被他的忘我精神所感动,答应尽快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商量一下,然后再通知他。    
    不久,党中央根据他的身体状况和他本人的要求,决定他一面治病,一面负责工人运动方面的工作。    
    那时,日军侵占了中国许多城市和主要铁路线,破坏了中国的许多工厂、矿山,造成了100多万工人失业,还使难以数计的工人衣食无着,流浪四方。为了将失业、流浪的工人吸收到抗战队伍中来,中共中央决定在西安附近的三原县办一所大规模的工人学校,以增加我党的工人成分,培养造就一批工人干部。    
    后来,党中央又考虑到在西安旁边办工人学校目标过大,国民党也不会同意,决定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安吴堡办的“战时青年训练班”的名义,成立一个职工大队。    
    3月中旬,安吴堡青训班职工大队成立,由林育英任队长,曹瑛任教导员。    
    职工大队的训练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学员进行各种最低限度的革命理论知识和战时军事教育,将他们培养成能在前后方进行各种抗战救亡工作的人才。安吴堡有慈禧太后的一个行宫,里面的面积较大,能容纳数千人,而且大树参天,石碑林立,又非常隐蔽,很适合办职工大队。    
    职工大队名义上属于青训班,实际上是独立的。    
    职工大队筹建之初,只有一个大队的学员。随后,学员迅速增加到450多人。人员多了,不易管理,大队决定将学员分成4个中队。    
    那时,职工大队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大队办得很艰难。原职工大队教导员曹瑛在全国总工会举行的“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浩同志座谈会”上,讲到林育英当时办职工大队的情景时说:“当时的条件是很艰苦的,不像现在办学校那样正规。学员睡觉没有床,连木板也没有,铺一点干草,睡在地上。上课没有课本,记笔记的纸也很少,每个人只发小小的几张很薄的有光纸,一支小铅笔。张浩(即林育英)同志和我们干部学员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当时,张浩同志和我住在很小的钟楼和鼓楼上。钟楼和鼓楼的地板已朽,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小心翼翼,不然就要踩个大窟隆,人就会掉下去。那时生活虽然很苦,但艰苦的环境也锻炼人,我们在组织学员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很注意培养学员的艰苦奋斗精神。如在云阳镇时,发动学员自己动手,把环境收拾得焕然一新。到安吴堡后,张浩同志又和我们带领学员填平操场,修整马路,改造环境,还组织学员参加农村生产劳动,帮助周围群众收割麦子,并发挥工人的作用,为整个青训班修理房屋和用具等,把学习与劳动结合起来……”    
    1994年11月1日,笔者为写此书,在北京采访了林育英长子、原《红旗》杂志社顾问、离休老干部林肖硖同志。林肖硖谈到他父亲当年办职工大队一事时说:    
    我的父亲是个品格高尚、不计任何个人得失的人。他那时是为数很少的中央候补委员,因伤病从一二九师政委岗位上退下来后,本应养伤休息,他却坐不住,非要找事情干,而且干的职工大队、工人学校的级别比他原任职位要低得多。当时,职工大队、工人学校的上级主管单位的负责人见他资格老、地位高,感到不好领导。他却不讲这些,主动要求主管单位来领导。使上级主管单位的领导很受感动。他只顾干事业,不讲地位、面子的品德,深受大家的尊敬和赞扬。


第一部分  林育英——虽死犹荣的革命家第26节 以理服人平事态

    林育英回到延安不到一年,抗日军政大学二大队发生了一起震动延安的抗议大队负责人的事件。    
    事件的起因是:1939年初,第二大队五队一个学员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不遵守校规和队里的纪律,自由散漫,经常无故离队外出。五队队长、指导员多次找这个学员谈话,指出他的错误,希望他改正,做一个好学员。队长、指导员还对他讲,如果再不改正错误,将是很    
    危险的。    
    队长、指导员虽找他谈了多次话,他没有听,也不改正,仍我行我素。    
    队领导见难以做好他的工作,便向二大队大队长罗华生作了汇报,请罗华生指示如何处理这件事。    
    罗华生参加革命较早,是我军的一位优秀指挥员,也是一位战功卓著的战斗英雄。长征途中,红军与国民党军队争夺泸定桥时,他果断指挥,英勇作战,以极快的速度夺取了泸定桥,为革命立了大功。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被调到抗大二大队担任队长。这时,他虽然只有二十多岁,工作却做得十分出色。他性格直爽,说话简练,处理问题也很果断。    
    罗华生听了五队队长、指导员的情况汇报,很气愤,马上表态说:“你们找他谈了多次话,工作已做到了家。他听不进,那就将他开除出抗大,并送离延安。”    
    罗华生的意见,马上在二大队传开了。    
    第一队的学员对这件事有不同看法。他们大多是从白区调来的,文化程度较高,又有较深的资历。他们一听说大队长表态要开除不遵守校规的学员,觉得不妥,并为这事议论纷纷。他们的理由是:国统区的青年冲破国民党的重重阻挠,吃尽千辛万苦到延安来参加革命,是很不容易的,对青年学员的缺点、错误,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应将人一棍子打死。    
    起初,一队的学员只是在小范围议论,后来,他们见二大队领导人没有改变原决定的想法,声言要举行罢课,并派代表去各队串连,请其他各队也参加罢课活动,直到二大队队长罗华生改变原来的决定,继续让那个违反校规的队员在抗大学习为止。    
    第一队队长曹慕尧被学员们逼得左右为难。    
    为了妥善处理这个矛盾,他决定与大队长罗华生交换一下意见,并向他请示如何消除大家的不满情绪。哪知,曹慕尧向罗华生一谈完这件事,罗华生就发脾气说:“我们是革命队伍,不是菜园门,必须有铁的纪律。我们的处理没有错,不能改。对那些闹事人员要严肃处理,对其中的主要煽动分子要从重惩处!”    
    曹慕尧见罗华生发了火,感到很不好办。    
    他心想:这次事件一边是领导,一边是自己管辖的学员,找大队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另想办法。    
    他考虑来考虑去,觉得只有去找老领导林育英。林育英原任过赤色职工国际代表,还在八路军中任过师政委,又是中央候补委员,一队学员中有许多原来是他的部下,对他较为尊敬。林育英如出面,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曹慕尧找到了林育英,并向他汇报了二大队发生的事情。    
    林育英听后,对曹慕尧说:“罗大队长要处理屡教不改的学员,没有什么错。学员要罢课抗议领导是不对的。他们把过去在白区同国民党作斗争的办法带到自己家里来了,这很不好。但是,对这类问题的处理不能鲁莽,要疏导,要说服,不要压服。如果硬压,会使矛盾激化,把事情闹大。我虽然经常到抗大讲课,因中央没有要我管抗大方面的工作,由我出面去处理这件事不妥。你是不是去找一下抗大的领导,要求校领导出面处理此事。”    
    林育英的看法及点拨,使曹慕尧茅塞顿开。    
    曹慕尧根据林育英的意见,马上又去向抗大副校长罗瑞卿作了汇报,并向罗瑞卿转达了林育英的意见。罗瑞卿认为林育英的意见很正确,当即决定派抗大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李志民、党务科长李逸民、训练部政治主任教员刘鼎到二大队作了专门调查,然后反复与学员们座谈,耐心细致地向他们做思想工作,终使一队学员放弃了罢课抗议的计划,并各自作了自我批评。1993年3月,曹慕尧在辽宁《党史纵横》杂志上发表的《毛泽东为他执拂——怀念张浩政委》一文中谈到这件事时,还深有感触地说:    
    这件事已经过去50多年了。但是张浩(林育英)政委“要疏导,要说服,不要压服”的亲切话语,时常在我的耳畔响起,使人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第一部分  林育英——虽死犹荣的革命家第27节 职工大队斗特务

    职工大队办了一段时间,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