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京城捕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气泡,但是…… 几十条名贵的观赏鱼,却一条不剩地翻着肚皮浮上了水面。

  这些鱼的身上毫无伤痕,但早已死去多时。

  我这鱼招谁惹谁了?环顾家里秋毫无犯的彩电,环幕立体声音响,再看看满缸死鱼,喜欢看武侠小说的老钟不知怎么的,一下想起了“鸡犬不留”这四个字。这汗,哗就下来了。

  警察的勘察证明,除了抽屉里的千余元现金和两本集邮册以外,盗贼没有拿走任何东西。

  一千多块钱?我那防盗门也不止这个数儿啊。老钟苦笑,心中越发觉得这恐怕是不速之客在故弄玄虚,庆幸自己一家子案发时候不在家中。

  在公司里工作,难免有些桌上桌下的事情,但钟先生的确是个老实人,为人谨慎,而且他在公司还不是拍板的,真想不出自己干过什么能惹出灭门或者灭口的事情来。

  一个馒头都能引发血案……

  陈凯歌大导演的《无极》拍摄于2005年,钟先生家的案子发生在1997年,他当然想不到这句台词,但心中的想法未尝不是与此暗合。

  这年头,缺乏逻辑的杀人犯可是多得很啊。

  于是,老钟忍不住缠着来出现场的宋队长百般探问,看警方能不能给个暗示,告诉自己家那个引发血案的馒头到底在哪儿。

  虽然几次安慰,让老钟不要多想,但也没法让人家安生下来,宋队长只能苦笑 – 自己说的都是真话,老钟这明摆着是反应过度了。

  几乎一出现场宋队长就可以断定,这应该是当时正被市局严令追捕的“防盗门大盗”又一次顶风作案。

  “防盗门大盗”是九十年代中后期让北京警方颇为头痛的一系列入室盗窃案的总称。

  从一九九六年开始,北京各区连续发生数十起恶性入室盗窃案,这些案件的共同特点是案犯专门选择安装有防盗门的住家做为目标,而且屡屡得手。被盗的事主从外经贸部贷款处处长到卖蔬菜的摊贩,从殡葬管理局的普通干部到某区区委书记,堪称五花八门,甚至黑白两道多少都要卖些面子的JJ迪斯科舞厅总经理家也被洗掠一空。

  防盗门本身是用来防贼的,如今成了吸引贼的目标,实在是件哭笑不得的事情。一时,“防盗门招贼”的传言在北京蔓延开来,颇有些人心惶惶的意思。连老萨跟朋友吃饭,都听邻座说起过这样的事情。

  '待续'。

  京城捕王之二。 撒癔症的贼

  热度 38已有 510 次阅读2012…1…15 06:03 |个人分类:梦里关山(纪实,传奇)| 癔症

  “防盗门大盗”纵横四九城,引发了京城捕头们的重视。从作案手段分析,这数十起案件均应由同一名或同一批案犯所为。市局对此十分重视,刑侦总队总队长,曾经侦破过人大副委员长李沛瑶被杀案的大将王军亲自督战,很快总结出了这一系列案件的几大共同特点。

  首先,所有案件几乎都发生于事主不在家期间,有的离家数日,有的仅出门采购,离家不过几十分钟家中就遭洗劫。唯一的例外是某个男主人在家睡觉,朦胧中发现有贼入室,不及反抗就被打倒,被用塑胶带蒙眼捆绑。这名受刺激甚大的事主几乎无法回忆出有用的线索,仅记得案犯不只一人,而且相互之间说话时带有东北口音。

  其次,案犯作案均采用暴力破坏门锁的手段破门而入。入室之后,案犯会首先剪断电话线。几乎所有品牌的防盗门在他们面前均形同虚设。经检查,这些防盗门都是锁芯部分遭到破坏,其他部分完好无损。每次案犯均将被破坏的锁芯带走,似有某种目的。曾经有看法认为这可能是制作某种品牌防盗门的厂家内部人员作案,但各家防盗门先后均遭厄运,又排除了这种可能。

  再次,仅仅盗取现金,首饰,珠宝,金笔,名表等便于携带的细软,对当时颇有价值的若干高档电器产品,名酒,刺绣地毯等不屑一顾。案犯在洗劫过程中有条不紊,搜索财物效率甚高。有一中学教师家连丈夫夹在书中的几千元私房钱都被翻出盗走。不过,也有将事主家悬挂的赝品名画盗走的时候。看来,案犯的教育水准不会很低,但也不会很高。

  最后,在作案现场未能发现有价值的指纹,显示案犯可能戴着手套作案,有一定反侦察经验。然而,当在事主家未找到足够钱财时,也会做出一些反常行为,比如将厨房的鸡蛋扔进事主家卧室,在天花板上碰碎形成某种行为艺术效果,或者砸碎事主家阳台上天文望远镜的镜头,甚至在事主家的茶壶中撒尿,似乎只是为了发泄。

  估计钟先生家的鱼被弄死,也和只找出一千多块钱有关。对于“鸡犬不留”这样戏剧化的情节,真没听说哪个案犯这么有想象力的。只是这鱼是怎么被弄死的,一时还搞不清楚。

  这种颇有点儿恶作剧的情节显示案犯思想不甚成熟,似乎年龄不会太大。

  尽管对发案现场周边进行了详细调查,但并未获得多少有用线索。事主除了都装防盗门以外几乎没有共同之处,显然不是他们的社会关系作案。如今住在居民楼中的邻居基本都是火星和地球的关系,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对门姓什么,更不要提注意有没有陌生人来过。一些被盗小区有巡逻人员甚至治安岗亭,也不记得见过什么可疑人物。

  怪了,难道这“防盗门大盗”能隐身?要不然他怎么能在各个小区畅通无阻,连续作案不留踪迹?还有,他怎么能准确地选择事主不在家的时间作案呢?

  应该说,京城的六扇门到底见多识广,尽管此案神秘之处甚多,但警方很快勾勒出了这伙案犯的大致轮廓 – 根据唯一的证人所述,这可能是一个以东北人为主的犯罪团伙;所谓“专偷防盗门”,说明案犯是按照“有钱人家才装防盗门”的逻辑来寻找作案目标的,有着较强的针对性;撬锁毕竟要在楼道这样的开放场所中进行,而没人能发现其作案经过,说明其破坏防盗门的过程极为短暂,很可能这批案犯使用了专门的针对防盗门的盗窃工具或盗窃手段。而较强的反侦察手段和熟练的搜索财物过程,又说明这批案犯中很可能有带前科的人员。

  至于在茶壶中撒尿…… 莫非他们不知道留下的尿液化验后足以成为证明其身份的证据?这可就不知道是狂妄还是单纯的无知了。

  北京警方最初并未将这一系列案件看得有多么特殊 – 到京城作案的贼多了去了,什么花样都有,有哪个在四九城捕头手里占过便宜的?也就是觉得这贼理念比较新颖些,闹腾得大一点。北京警察外地贼,作案几十起,只不过我们原来没有重视你,现在市局都把你列了重点,只要下功夫,那还能有个不破的?

  然而,事与愿违,很快让警察们皱眉头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

  针对这批案件,警方曾经试图通过研究现场防盗门破坏情况,复原案犯的作案工具。然而,技术处的老刑侦们面对防盗门上的痕迹也直嘬牙花  没有爆破和化学侵蚀的印迹,也和一般砸和撬的痕迹不同,这一系列案子里的防盗门锁似乎是被从门里生生“揪”出去的。

  这怎么可能呢?可是勘察的结果居然支持这个结论。最后,有位百思不得其解的专家吞吞吐吐说了一句被认为很白痴的看法 –“会不会是这门锁的锁芯‘活’了,在防盗门的钢板里面扭秧歌,最后跳出去,跑了……”

  锁芯会“活”?这种胡话当然做不了数,但指望他们提供更多破案线索,似乎也难。

  是狐狸总要留下几根毛,抱着这种想法,警方和各个被盗小区的老少居民,巡逻保安,居委会大妈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做了几万字的笔录,赌博卖淫的抓了好几起,但……关于防盗门大盗,还是谈不出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对象,连找人走错门的都没见着。难道这些家伙作案的时候连踩点都不做吗?这可有点儿邪。

  更邪的是你做贼总得销赃吧?市面上却没谁看见过丢失的东西

  与此同时,是这伙大盗继续接二连三地作案,丝毫没有因为警方重视而收敛的意思。

  情况报到王军手里,总队长大人看了半天,问了一句话 – 找到他们的作案规律了吗?

  都傻眼了,这正是侦察员们最头疼的事情。这伙大盗的作案全无规律可循,今天在朝阳,明天到海淀,后天也许仍然在海淀,有的小区只作案一次,有的小区却隔了好几个月再次发案,有时候一天能出两三起案子,有时候十几天又不见动静。

  我们怎么碰上一帮撒癔症的贼啊?有的侦察员私下嘀咕。

  因为抓不住案犯的作案规律,侦察工作只好照着国民党中将胡琏在淮海战役中的打法 – “四面开弓,寻隙觅缝”,通令全市范围内各派出所加强对管片的治安巡逻,一方面起到震慑作用,预防发案,另一方面如果对方顶风作案,或许正好给我们送上门来。

  胡琏中将在淮海战场上打得一塌糊涂,但他的战术用在抓贼上,倒是屡试不爽。很多看似神奇的案件,其实无非是案犯会钻空子,只要加强戒备,往往聪明的案犯也会折在这套枯燥的战法上。

  不过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事情。白天“小脚侦缉队”增加运动量暂且不说,晚上是违法活动的黄金时间,就得靠干警出门巡查。案件侦破以后下去调查,有位派出所所长一面帮着找案卷一面当面叫苦:“我这儿好几个小区,天天晚上一吃完饭就得挎上枪巡逻去,一巡巡到半夜,越是刮风下雪越不敢不去,就怕出事儿。快一年了天天如此,得亏你们把这案子破了,不然可真是受不了啊……”

  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与案件的破获,只是失之交臂。

  '待续'。

  京城捕王之三。神秘的铁蜘蛛

  热度 52已有 1014 次阅读2012…1…15 06:05 |个人分类:梦里关山(纪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