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戎底定(第二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慧智示意侍婢们出去,来到母亲身边,为母亲整了整被子。

  赵光义坐在床榻对面,也不看李夫人一眼。“听说夫人又生朕的气了?”

  李夫人斜靠在榻上,慢条斯理地说道:“陛下是至尊至贵的天子,臣妾哪里敢生气。”

  慧智打断母亲的话:“母夫人千万别赌气,父皇这不是来看你了吗?”

  “傻孩子,为娘真的不是生气,只是怕你父皇有不甚妥当的事,被别人捏在手里罢了。”

  “夫人有话就全说出来吧,用不着遮掩。”赵光义没有恼怒,他心里在想:大概又是什 
 
 
么桃儿、叶儿的数落一顿,最终还是想要皇后那顶凤冠罢了。

  “臣妾难得见皇上一面,皇上既然如此说,臣妾就斗胆直言了。”李夫人说到这里,示意慧智出去。

  “皇上啊,臣妾虽然没有多少见识,可是听到些风言风语,总觉得心里不踏实。看在夫妻的情面上,臣妾不得不给皇上提个醒。皇上不要以为臣妾是想当什么皇后,臣妾不过是一介武夫的女儿,走到今天,已经很满足了。你不想立皇后,没人说二话,可你却把那个宋氏尊成什么开宝皇后,还三番五次地到她宫里去,这就不成帝王体统了。宫里宫外人多嘴杂,说什么的都有,皇上让臣妾的面子往哪儿放啊?”

  “你且慢!那宋氏是大宋朝的第一个皇后,如今皇兄驾崩,难道非要朕把她撵出去你才有面子?朕之所以要这么做,既是给大宋朝保全面子,又是对皇兄在天之灵的告慰,朕实在不明白这么做有什么不对。”赵光义的话不好听了。

  “凡事总要有个礼法才是。”

  “什么礼法?宋氏是朕的嫂嫂,朕总不能直接尊她为皇后吧?”

  李夫人瞅了瞅赵光义,嘴角溢出一丝轻蔑:“告慰皇兄,就只有把宋氏尊为开宝皇后一条路?”她不想示弱,接着又道:“还有件事,不知道陛下怎么对天下人解释。”

  “什么事?”

  “你宠着桃儿和叶儿,臣妾绝没有一点怨言,你不要总是怀疑臣妾气量狭小。可你刚刚继承大统,就把江南来的周飞琼弄进宫里,这样做合适吗?”李夫人的话充满了讽刺。“皇上可能会说,先皇帝接了个花蕊夫人进宫,朕就不能接个周氏?可皇上别忘了,那花蕊夫人可是死了丈夫才进宫的。如今李煜还活着,还是个活蹦乱跳的陇西郡公啊……”

  “讲得好!夫人讲得真好!”赵光义虽然尽量压低嗓门,仍可听出他的情绪已经激动起来。“夫人,还有话吗?”

  “陛下,臣妾良药苦口,还不全是为了陛下的威严……”

  “够了!”赵光义终于按捺不住,霍地起身就往外走。到了门前,又扭过头说道:“朕累了,改日再来听夫人教诲吧!”

  门外的慧智听到赵光义的吼声,连忙推门进来,正与赵光义撞个对面。“父皇!”

  “好生陪着你母亲,朕回宫去闭门思过!”

  慧智急匆匆奔到李夫人榻前,见李夫人眼角淌出两行泪水,有些不知所措:

  “母夫人,你为什么就不能忍一忍?你为什么非要说出来?母亲啊母亲,你叫女儿怎么办?”

  李夫人抚着慧智的头,什么也没再说。

  定难军节度使宋偓受诏回到京师,第二天便来求见赵光义。枢密使曹彬、枢密承旨柴禹锡陪着他一直来到暖阁。

  “臣宋偓叩见皇帝陛下,恭祝陛下龙体安康!”

  “宋老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赵光义瞅了柴禹锡一眼:“柴承旨,还不快扶老将军落座!”

  宋偓起身坐在曹彬对面,眼里挂着两滴老泪。“臣失态了,陛下恕罪!”说着,掏出帕子,将泪水揩干。

  “宋将军何以迟迟而归?”

  “禀陛下,臣一直等到赵普太傅赴任交割,才敢离任。”

  赵光义满面春风地与宋偓道了不少寒暄问候之语,说到后来,宋偓渐渐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因为他最关心的是他的女儿,偏偏赵光义不提此事,宋偓想,大概是要与自己单独谈吧?果然,曹彬、柴禹锡告辞出去后,赵光义把宋偓留住,说道:

  “宋老将军是皇兄的好兄弟。朕还年轻,望将军能老骥伏枥,为朕多分担些忧虑,朕想老将军不会推辞吧?朕有三件事要先向将军道贺,也算是表表朕的心意。”

  “谢陛下!”宋偓深施了一礼。

  赵光义笑了起来:“宋将军也不问问是哪三件事?”

  “……”

  “第一,朕为旌奖老臣们多年的辛劳,已经加宋将军为同平章事。朕还可以告诉宋将军,此次登基大典,得加此衔的只有三个人,一是朕的长子元佐,二是先皇帝的次子德芳,第三个就是老将军你!”

  “臣感谢陛下齐天之恩!”

  赵光义说的这个“同平章事”是个什么官?宋偓何以称加此官为“齐天之恩”?原来此官乃唐朝首创。平章事就是议论国事,何人才能议论国事?当然只有宰相。可是皇帝不可能同时任命一大堆宰相。如果想让不是宰相的人与宰相平起平坐,享受同等的恩荣,就在他头上临时加一顶“同平章事”的桂冠。这样一来,此人虽然未必参与朝政的议论,但得到了与宰相相同的礼遇。能得到这样的礼遇,可绝不是一件容易事。

  “第二,朕命你为京城禁军的副帅,从今日起,你就与曹彬将军、潘美将军一道,为朕管好这些精兵!”

  “这……臣,臣实在不敢领受。”宋偓显得有些惶恐,连连逊辞。

  “宋将军不必谦虚,这也算是朕请将军帮朕的忙呢。有宋将军在,朕就更可以高枕无忧嘛!”赵光义这话说得让人十分爱听,他自己也很满意。顿了一下,又道:“朕猜想这第三件事,一定会让老将军更加高兴。朕为先皇后的名分大费了脑筋,终于想出了一个八面玲珑的办法。如今将军的宝贝女儿被朕尊为开宝皇后,一应待遇,都与先皇帝在世时无异。朕之所以留将军到现在没让你走,就是想让将军亲眼看看开宝皇后如今的排场如何。”

  这番话果然说得宋偓感激涕零,他再次叩头谢恩:“臣谢陛下,臣谢陛下!”

  “阎承翰!”

  “微臣在!”

 
 
 
  “宋将军不是外人,你这就带宋将军到西宫与开宝皇后见见面,再去传膳,让宋将军父女好生叙谈叙谈!”赵光义说得干脆利落。

  “臣不敢!”宋偓连忙拱手。

  阎承翰也感到有些为难:“陛下,这,这不合乎后宫的规矩啊。”

  “规矩不都是人定的嘛?难道还要和宋将军讲什么规矩?不必啰嗦了,快去!”





第三回 开封尹明送厚礼

  天气渐渐转暖,再过几天就是元旦佳节了。金明池的开凿已经动工几个月,冻土层早被挖开。此役虽然有潘美几万大军,但因工程浩大,方圆九里有余,所以尽管人数众多,散在这么大的工地上,并不显得拥挤。

  总管的营帐就扎在顺天门外不远处。已过晌午,潘美刚从工地上回到帐中,准备收拾一下回家,王继恩进来了:

 
 
 
  “潘将军,齐王求见。”

  “齐王?他来有什么事?”潘美有点惊讶,因为此役是赵光义的钦命,一应物资皆由监军王继恩负责与朝廷封桩库协调,与开封府没有任何关系。但既是齐王光临,自然要亲往迎接。他起身出帐,远远看见赵廷美的大轿停了下来,大轿后面是几辆载满货物的牛车。

  “不知齐王驾到,末将失迎了!”潘美迎上前去,与刚刚下轿的赵廷美见了礼。“请齐王帐中指教!请!”

  “潘将军辛苦了!”赵廷美笑呵呵地还了礼,与潘美一同走进帐中。潘美将赵廷美让在主座,拱手说道:“末将是奉皇上之命在此练兵,不敢言苦。”

  “皇上英明啊!”赵廷美言不由衷地随口说道。“不过辛苦总是明摆着的嘛!本王身为开封府尹,理当对凿池将士们表示一点新春的问候。潘将军,帐外这几车牛酒,算是本王为将士们尽的一点地主之谊,还望笑纳。”说完,朝身后跟进来的开封府判官吕端吩咐:“吕判官,给潘将军送上礼单!”

  “遵命!”吕端立即朝怀里掏,却没有掏出来,自言自语道:“嗯?见鬼了!临行之前分明放在怀里的,怎么没有了?”

  赵廷美不满地训斥道:“怎么总是糊里糊涂的!”说罢又望着潘美,解嘲地说:“此人真是应了诸葛亮说蒋琬的那句话,非百里才呀!”

  吕端没找到礼单,索性向赵廷美请求:“齐王,下官出府前略看了几眼,就容下官向潘将军口述吧,绝不会错。潘将军,”他恭恭敬敬地朝潘美行了个礼。“齐王所赠,陈酒三百坛,牛肉五车,羊肉五车,兔肉三车,其余山雉野味一车,糕点一车。”

  潘美连忙对赵廷美说道:“齐王如此厚礼,末将怎敢轻易接受?”

  “潘将军说到哪里去了,本王一向敬重将军,只是没有机会向将军表示罢了。如今将军在本王府界上辛苦练兵,本王这点意思算得了什么!”

  “那末将就代将士们谢过齐王了!”

  “这就对了嘛,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赵廷美笑眯眯地说道。“潘将军,本王听说今天是你家蕊儿的生日,本王也就不多搅扰,你也该回趟家了!”说罢起身,与潘美道别。

  赵廷美送酒送肉,潘美并没有感到太意外,方才这句话可让他心中一惊:这个新上任的开封府尹,怎么连自己女儿的生日都记这么清楚?他来不及思索,也无从思索,连忙应道:

  “齐王真是体察精微!末将从没给儿子们过过什么生日,不过这个女儿不同,末将是打算回去一趟。”

  潘美的意思在场的人都明白:第一,蕊儿是萼娘带过来的,与亲生女儿有所不同;第二,她同时又是爱将李超的夫人。对于李超的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