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以色列史综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亚伯拉罕蒙召出发

    我们要了解,这种文化上的益处,使亚伯拉罕更难离开。创世记里描写他的画像,并不是一个爱冒险、很容易迁徙的人。他是一个沉静、深思熟虑、有判断力和远虑、凡事三思而行的人,我们可以确定他更愿意留在他所熟悉的环境,继续享受与熟知故友相交的乐趣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但他回应神的呼召,这种回应表明出他不平凡的信心。

    我们可能会问神为什么要他离开?以色列若立国在下米所波大米,不是和迦南地一样吗?这问题的答案包括三方面的考虑。第一、亚伯拉罕需要离开老朋友和旧环境,以免妨碍他对神完全的顺服。第二、这次离去,是踏出信心稳定的步伐,这件事本身有助于他更进一步属灵的成长。假如他能服从上帝离开吾珥,他在以后就能因顺服做更困难的事。第三、在这个历史性的关键时代,神的工作中心,需要从下米所波大米转换到具有战略性的迦南地。亚伯拉罕的后裔要居住在这狭长,并且很快印成为为近东贸易要道的地颈地带。

 

第五节  离乡背井

 

    在创世记第十一章31节记载:「他拉带着他的儿子亚伯兰(Abram)(注六二)……从迦勒底的吾珥」出发,意思好像是父亲他拉领头出发,而不是亚伯拉罕。然而,司提反(徒七2)说神向亚伯拉罕显现,而未提到他拉。很可能是做儿子的说服父亲同行,因此父亲依照族长的优先权,就成为这一个团体的首领。

    我们也会问亚伯拉罕要离开吾珥时,是否知道他的目的地。在创世记第十一章31节,我们又读到这个团体离开「要往迦南地去」。但在希伯来书第十一章8节说亚伯拉罕离开吾珥,「不知往那里去」。很可能后面的这段经文是指往特定的地方,而前者提到大的地区。亚伯拉罕知道他该去迦南地,当时那地方对他来说,只是指靠近地中海西边(注六三)的一个地方,而不知在那广大地区中那个确定的位置。

    亚伯拉罕的妻子撒莱(Sarai)与他拉和亚伯拉罕同行,另外有


 

亚伯拉罕的兄弟哈兰(Haran)之子罗得。亚伯拉罕有两个兄弟哈兰和拿鹤,但哈兰似乎在离开之前就过世了(创十一28)。很明显,拿鹤后来向北迁移到哈兰城市(创廿四10、15),然而他确实没有参加过亚伯拉罕一行。

一、在哈兰停驻

    然而,这四位旅人,在中途曾停止往前。在一直走了约七○○哩路,差不多是全程的三分之二到了哈兰城,他们被吸引留下来定居。哈兰位于毕利克河(Bilikh  River),流进幼发拉底河的入口处北边约六○哩的河岸。哈兰的意思是「路」,它处于主要的驼商队路线上,联络东方(the  East)、大马士革(Damascus)与埃及诸城。相继控制它的国家素来认为此地是战略要地,因此常出现在当时的书信与文件中。自从一九五一年的挖掘,指出早在主前三千年代就有人居住,和吾珥一样,这也是一个月神崇拜中心地。在父亲活着时,亚伯拉罕一直在那里(徒七4)。

二、停驻的理由

    亚伯拉罕的目的地既是迦南,而哈兰位于亚伯拉罕沿幼发拉底河的行程路线之北六○哩,既然不在旅程上(注六四),为什么亚伯位罕停留在那里,而且还持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普通的回答是他的父亲在哈兰找到吸引他的东西,以及和在吾珥一样的月神崇拜(注六五),因此就说服他的儿子,在此中断他们的旅程,亚伯拉罕也许因为长途跋涉,信心减弱了。这种解释的根据,是假设他拉敬拜拿拿神。支持这种说法的人,找到支持是在约书亚记第廿四章第2节的假设,那儿说以色列的「列祖」,特别提名他拉「事奉别神」,他们假设在这些神中会有拿拿神。

    但是,对这种解释,我们有理由怀疑。亚伯拉罕本身奉献给雅巍(即耶和华Yahweh)(注六六),意思就是说,不论如何他接受过有关于真神的教导,因此,如果他的父亲是敬拜拿拿假神,我们就想不通,他的教导从何而来。同时若非由于他拉本身忠于亚伯拉罕所顺服的这一位神,他就不会心廿情愿偕同他的儿子离开文化进步的吾珥。

    我们需要另外更合于圣经记载的解释,就是他拉在旅程中身体欠安,只能走到哈兰。亚伯拉罕知道哈兰至少在宗教上与吾珥有关系,对年老的父亲,更有亲切感,就走叉路经过六十哩,找到他父亲能重新得力,或可渡其风烛残年的地方。支持这种解释的事实,是他拉离开吾珥时,他已经很老(注六七),当他到哈兰没有多久,亚伯拉罕仍和他同在时,他就死了(注六八)。而且,这种解释也说明为何亚伯拉罕愿与他父亲在一起。值得怀疑的是假若他父亲只为了敬拜拿拿神的庙堂,亚伯拉罕是否会挪出一些时间,走这趟叉路。至于约书亚记第廿四章2节,很可能他拉早年除了敬拜耶和华之外,也虔敬拿拿和别的神,但是后来改变了。他可能未曾有过像亚伯拉罕一样独一的信仰,但是至少,他曾信仰到一个地步,引导他的儿子敬拜雅巍,而且,当雅巍呼召时,他愿意赞同亚伯拉罕离开吾珥的主张。

    由于我们持着这种解释,因此认为亚伯拉罕与他父亲共渡病弱的岁月。他一定知道还未到达神所呼召他去的地方,却担负孝敬父亲的责任。他说服亲爱的人与他同行,当然认为离开原来的宗教体系,对他父亲有好处,他们可以一起敬拜雅巍,但如今他必须居留于此,好让父亲渡过晚年。亚伯拉罕可能很忧虑,但他还是适当地留下来。可能不自觉地渡过几个月或几年,直到他拉逝世,亚伯拉罕就整装听候神进一步的呼召,继续向他拣选的地方前进。

 

注释:

 

注 一:例如J,Wellhausen, Prologomena  to  the  History  of Israel; trans.Blacd and  Menzies(Edinburgh:A。 &C。Black,1885),三一八页以下。

注 二:参考Bright;BHI  八二~八三页;和Albright;  ARI,一四五和一七六页。有助于慨观最近旧约研究的趋势,参考H。 H。 Rowley,ed.,The Old Testament and Modern Study(Oxford:At the Clarendon  Press,1951)Van  Seters,最近有些比较不同的看法,JBL,87 (Dec。 ,1968),四○一~四○八页。

注 三:参考Albright,JAOS,74(1954);二三一页;R.DeVaux,RB,72(1965),九页。

注 四:有关的三种文件,参考G, Barton, AB,三四四~三四五页。关于在马里文件中的一些名字,参考H.B; Haffmon,  Amorite  Personal Names in the Mari Texts(1965)。

注 五:参考Gelb,JCS;15(1961),三七~三八页;以及H。Tadmore,JNES,  17  (1958) ,一三○页,注十二。

注 六:进一步一般性的讨论和参考资料,参考M.Unger,AOT;一二七~一二八页;J。Bright,BHI,七○页以下;C.H.Gordon,ANE;一一三~一三三页;以及K。 A。   Kitchen,AOOT,四八页以下,一五三页以下。

注 七:努斯文件的年代是在十五世纪,描写何利人(Hurrian)的习惯,其中有很多是沿用以前亚摩利人的习俗;参考C.H. Gordon,BA,3(1940),一~一二页;G。E。 Wright, BAR,四三~四四页。Gordon假设这种类似(parallels),可以暗示着族长时代是在十五世纪,我们认为不成立,因为在十九、十八世纪的吾珥书版,亦有这种类似之处;参考D J Wiseman,JTVI 88(1956),一二四页。

注 八:参考努斯书版(Nuzi tablet)H,60;E,A.Speiser,  AASOR,10(1930),三○页。

注 九:参考努斯书版H,67;同上三二页。

注 十:参考本章,一七~一八页。

注十一:参考第三章,五一页。

注十二:参考本章,三二页,注二八,以及第三章,五三页,注五。

注十三:参考本章,一六~二二页。

注十四:内容请看ANET,一八~二二页。

注十五:参考  K.A.Kitchen,  AOOT,五○页。

注十六:这些文件年代出于十九世纪,但殖民从第三千年代的末期就有了;参考W。 Albright,  BASOR;139(1955),一五页。有关描写殖民地活动的资料,参考Kitchen,  AOOT。

注十七:参考第三章,四三~四五页。

注十八:Cyrus  Gordon如此主张,他是依据努斯的风俗习惯所反映的,还有埃及在雅各的时代被称为「兰塞之地」(创四七11),以及他认为约瑟到摩西之间只有四代(创十五16;出六16~20),和摩西的年代是在十三世纪;6ordon,ANE;一一五~一一六页。H。 H。 Rowley认为是十七世纪,From Joseph  to Joshu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8)。

注十九:Albright如此主张,他认为亚伯拉罕移送迦南,可能是属于亚摩利人移民的一部份,而雅各移至埃及,是许克所斯占居埃及的一部份;Albright;AP;八三页。另外还有N。 Glueck;BA;18(1955),四页,六~九页;和G.E.Wright;  BAR  ,五○页。

注二十:例如J B  Payne他主张出埃及的早期年代,以色列寄居埃及有四百卅年,因此算出亚伯拉罕出生于主前二一六六年;Payne,OHH,三四~三六页;参考M,Unger,AOT,一○六~一○七页,及G,LAtcher,SOTI;二○三~二○五页。但S。Schultz;OTS,三○~三一页,四八~四九页,所主张的,奥Albrigh比较相同,显然认为以色列寄居在埃的时间,少于四百卅年;而K。A。Kitchen,AOOT,四一~五六页,大致上也同意,只不过他也找到证据支持出埃及的晚期年代。

注二一:有少数保守派的作家,采取相反的立场。例如F。F。Bruce;Israeland the Nations (Grand Rapids:Wm.B.Eerdma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