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名著诞生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哪一个志愿军代表回国作报告,大家就把他围起来,抬起来,举起来。周
围的这些事情都冲击着我。这些都使我进一步考虑这个战争的意义,越想越
不简单。首先就出国作战的决策来说,如果没有一种伟大的高瞻远瞩的胸怀
和气概,是不可能作出的。因为当时我们国家一直打了二十二年仗,可以说
是满身战伤,疮痍满目。就像我后来写的:郭祥回到家里,他妈妈从罐里掏
来掏去掏出一个鸡蛋,没有什么东西。打了那么多年仗,整个国家经济非常
困难,解放以后部队大都从事各种生产,有的修铁道,有的开荒种地。部队
装备是很差的。当时新中国刚刚诞生,立足未稳,国内还有一百多万国民党
残匪尚未肃清,三分之二的地区土改还没有进行。这种情况下,我们出国作
战有没有把握,能不能顶住敌人,能不能经得起这场战争的考验,会不会打
破我们的坛坛罐罐呢?如果战争万一失利的话,怎么办?国家建设还怎么进
行?所以这确实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党中央,特别是毛主席作出这种
决策是很不简单的。当时党外一些人士对这个问题不大理解,党内也有人不
赞成。大家知道,起初是派林彪去,因为他推脱不去,才派彭总。但是事后
证明,战争不但没有影响到建设,由正义战争激发出来的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反而进一步推动了这个建设。前方后方似乎形成了两个战场,互相推进。在
这同时期内,还进行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土改运动。这三个运动结合得非常
好,非常成功。这一个阶段在我的记忆中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激动人心的
回忆。

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意义,我觉得是同中国革命的胜利分不开的。没有
中国革命在东方的胜利,也就不可能有抗美援朝的胜利。我的书名《东方》
也包含着这个意思:这里是今天的东方,不是昨天的东方了,中国人民是站
起来了,朝鲜人民也站起来了。他们已经显示了自己的力量,还有的是没有
显示出来的潜在的力量。这个力量将是很大的。今天,虽然经过了十年动乱
和破坏,我觉得没有丧失信心的必要。在我看,这只不过是历史的一个暂时
的曲折而已。对这些不可以看得很轻,但是也不可以看得过重。对我们的革
命事业,绝对不能丧失信心。

总之,写作《东方》,是伟大的斗争引发了我。我在现实生活里面受到
感动,又在感动中不断加深了理性认识,这就是写作这本书的推动力量,所
以主题往往不是主观地在屋子里空想出来的,而是从现实斗争中来的,是这
个伟大的斗争使我产生了创作冲动。我渐渐感到,光写几篇通讯不够,有许
多英雄人物和其它人物没有表现出来,战争的进程也没有表现出来,前后方
的关系,战争本身的意义及军事上的、政治工作上的斗争经验都还没有表现
出来。因此很自然地想写这么一个长篇。写这个长篇的目的不外两个方面:
一是我们的国家要建设起来,变成一个各方面都很强大的国家,当然党的方
针路线是根本性的东西,之外,也还要有全国人民而不是少数人的革命积极
性。今天仍然如此。志愿军当时在敌我装备相当悬殊的条件下发扬的革命精
神是极其可贵的。如果我们能用志愿军式的革命精神去建设,我们的国家就


可以经过比较短一些的时间建设起来。当然也不可能太短。而没有这种精神
则不行的。写作《东方》的第二个意思,就是为反侵略战争作准备。将来一
旦再发生战争的话,我们的人民有这种准备和没这种准备是不一样的。准备
无非是两方面,一是物质上的,一是精神上的。你首先精神上解除了武装,
就是有比较好的武器也不行。历史上有些战争也不完全是打得精疲力尽,子
弹打光了才失败的。所以我们必须使自己的人民和青年有这个准备。这是关
系到我们的人民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我写这本书的
意图就是这样。

二、艺术上也要有所为

我认为,看一个作者的艺术观点,看他的作品就够了。我在艺术上有一
个基本的观点,就是要力求做到党性和真实性的统一。我们讲的党性也就是
恩格斯讲的倾向性,意思是一样的。我们无产阶级文学决不掩盖这一点。我
们的作品应该是有党性的,这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我们追求的,就是这种
世界观与真实性的统一。我认为这两个东西是可以统一的。当然不是说其他
阶级的作家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统一。一个阶级处于上升发展时期,敢于面
对现实,代表它的利益的作家,就比较容易做到统一;而一些没落阶级的作
家,他所面临的现实与他脑子里的想法、世界观则是矛盾的。同样,今天的
无产阶级正是处在上升时期,它是进步的、发展的,它的世界观与历史前进
的方向是一致的。无产阶级作家能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社
会,因此在文艺创作中他能够达到真实性与党性的统一。这个党性当然不是
指一个时期的政策,而是指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根本的认识路
线。我觉得,在现时代做一个无产阶级作家,决不可忽视党性,而应做到真
实性和党性的一致。

同时,我觉得,政治上有良好的愿望,还要有艺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们对人民事业的忠心,不但要表现在立场坚定上,也要表现在艺术的追求
上。因为我们于的就是这个嘛!无产阶级文学,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的
文学,现在正处在兴旺发展时期。虽然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已经为我们开
辟了前进的道路,但是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
向无产阶级文学光辉灿烂的高峰推进。而现代资产阶级文学,不仅远远逊色
于资产阶级上升时的作品,而且确实腐朽没落了。为了把无产阶级文学推向
新的高峰,除了发挥我们的政治思想优势,还要大大提高我们的艺术能力。

在《东方》写作之前,我思考过一些问题。也注意别人的经验,中心点
是在军事题材文学创作上,应该在哪些方面去作进一步的努力。

第一,写军事题材的作品,不能仅仅局限在战场上或狭小的战斗上。而
应该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才能显示出战争的意义。从抗秉爱朝战争的实
际出发,我觉得还要写出国内国外两个“战场”的关系。只有这样,才便于
揭示前方的同志为何那么英勇,他出于一种什么力量。他为了保卫什么而勇
于献身;同时也证明,没有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战争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所以光是写战场,枪炮,光是局限在前方怎么打,就把自己的眼光局限住了,
同时也不能显示战争的全貌,不能深刻地揭示胜利的源泉。

第二,写军事题材作品,也像写其他题材的作品一样,不能够见事不见
人,不能够只注意人物的共性不注意人物的个性。我们看到一些作品有这个


弱点:写了一大篇,战役过程、战斗过程都写了,但人物不突出,给人的印
象很模糊,尤其是人物的个性不鲜明。

第三,有些作品,往往次要人物倒成功了,也就是说,花的笔墨虽不算
多,但却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而主要人物反倒印象很平扳,往往花了力量最
大,用的笔墨最多,给人的印象反而不深。主要人物是否成功,决定一个作
品的成败。为什么力量用得最大,反而不成功呢?原因之一,就是当时条条
框框不少。这样写不好,那样写也不好,还有写出来能不能发表,会不会受
批评等等。总之,有许多清规戒律,如果没有勇气,就会无所作为。但是我
还是决心冲破这些束缚。我认为一个作者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能故步自
封,但是也不应一点主心骨都没有。这些年教训很多,编辑一时叫从这方面
改,一时叫从那方面改,稿子改了一箱子,东西还是出不来。我就对有的同
志说:出不来没有关系嘛!你为了印出来,叫你这样就这样,叫你那样就那
样,有时会改好,也有时会改坏。如果我们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严肃的革命事
业,就要在艺术上有所追求。

三、亲身经历、感性知识是最重要的条件,但是也要善于运用群众的经验来
丰富自己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是生活的艺术的反映。理论也反映生活,但是手段
不一样。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这个观点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这一点在我
们这一代多数作家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不大容易动摇的。没有生活怎么搞
创作呢?你要说我们思想僵化也可以。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那些生活气息
很浓厚的作品。哪怕技巧上稍许差些,但是生活气息很浓,我喜欢。当然艺
术技巧上高一些更好了。相比之下,一些作品技巧上还不错,但里面看不出
有多少生活,甚至胡编乱造,这样的东西我不喜欢看,也不愿浪费时间。因
为你从中得不到什么好处嘛。所以我们还是希望作品的生活底子很扎实。当
然,艺术水平也要尽可能地高一些。可惜缺乏生活的作品现在仍屡见不鲜。
可能概念换了一下,但是仍旧从主观出发,塞点材料进去。要写一部长篇,
它要容纳多少生活呀,要容纳很多的生活,甚至你这个人一辈子的生活。刚
看到一点就写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确实没大必要,作为艺术实践也不一定
好,浪费很多精力,千万不可以这样。要写一部长篇,可以说要动用全部的
生活库存。

我真正想写长篇,是五二年第二次入朝以后。在近一年时间里,我访问
了两个军、志愿军总部、兵站、医院、炮兵、工兵、高炮阵地,还在一个营
部和连的阵地上住了一个月。此外,还访问了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以及战
时的平壤城。我所以进行这样大量的活动,因为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