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油风云 作者:丹尼尔·耶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代价之高,显得很不相称。维持油价意味着石油产量大幅度削减市场份额大量丧失,石油收入大踏步下降。1981年沙特阿拉伯的收入为一千一百九十亿美元,达到了高峰。到1984年下降到三百六十亿美元,1985年进一步下降到二百六十亿美元。与此同时,跟其他石油输出国一样,沙特阿拉伯已经开始了一个要花大量经费的大规模发展计划,现在则不得不予以大量削减。它开始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并大量耗用外汇储备。但收支情况依然摆不平,以至于它不得不无限期推迟公布国家预算。
    丧失市场还有一种后果,即,使沙特阿拉伯在世界舞台上起的作用降低到最低程度。正当两伊战争威胁到海湾地区,阿亚图拉。霍梅尼继续谋求向沙特阿拉伯报仇之时,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影响和重要性迅速下降,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这是同该国安全政策的基本格言背道而驰的。大片石油市场的丧失还削弱了沙特阿拉伯对中东政治、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争执以及对西方工业国家的影响。石油威力正在丧失其意义。亚马尼在沙特阿拉伯的电视上说:“从理论上说,我们必须分清经济和政治的界线。换句话说,政治决定不应该影响经济事务和经济规律。但原油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没有人能否定1973年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威力靠的是石油,1979年阿拉伯国家对西方世界的影响达到了顶点也是由于石油。现在,我们的处境窘迫,原因在于以石油为基础的阿拉伯国家政治威力削弱了。这是连街上行人都知道的基本事实。”
    沙特阿拉伯一再向欧佩克的其他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发出警告。它不会继续忍受丧失石油市场份额。它不会无限期忍受和允许欧佩克其他成员国破坏生产配额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增加石油产量。谁也不能指望它继续充当产量机动的石油生产国。如果需要的话,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会像潮水那样涌往市场。这些警告是否意味着一种严重的威胁,一种明确的意向?还是它们仅仅是一种虚张声势,借以吓人?然而,如果沙特阿拉伯不作出某种改变的话,它的石油日产量可望会合乎逻辑地下降到一百万桶或者更少些,它的石油出口市场也将丧失殆尽。在这种情况下,就石油从根本上确定了该国的地位和影响而言,沙特阿拉伯在世界舞台上将几乎不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沙特阿拉伯。    市场份额
    1985年6 月的最初几天,欧佩克成员国的部长们聚集在沙特阿拉伯的塔伊夫城开会。亚马尼在会上宣读了法赫德国王的一封信,国王在信中尖锐批评了欧佩克其他成员国的弄虚作假和给石油售价打折扣,指责这些行为已经导致“沙特阿拉伯丧失市场”。沙特阿拉伯不会对此永远容忍下去。国王说:“如果其他成员国认为可以自由行动的话,那末大家都会利用这种形势,沙特阿拉伯也肯定会维护自身的利益。”
    国王的信一读完,尼日利亚石油部长接着说,他希望“这番明智的话能得到充分的理解”。不过,在以后几个星期内,没有什么特殊的证据能说明国王的话已得到充分的理解。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日产量进一步减少到二百二十万桶的低水平,只相当于它的生产配额的一半,或相当于它五年前生产水平的1 /5 稍多一些。1979年沙特阿拉伯平均每天向美国出口的石油高达一百四十万桶,到1985年6 月猛降到每天仅二万六千桶,已无足轻重。
    1985年夏,沙特阿拉伯的原油产量有时下降到低于英国北海油田的产量。这是忍无可忍的最后界线。对沙特阿拉伯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维持了油价,英国人才能生产更多的石油,而英国撒切尔首相却在继续夸耀自己忠于自由市场,继续吹嘘,不论油价高还是低,自己对市场的态度一贯如此。一个更大的威胁在逼近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在重建其石油出口能力,延长输油管线和铺设新线,其中有的还通过沙特阿拉伯。不论发生其他任何情况,伊拉克大量增产的石油将很快涌人已经很拥挤的石油市场。这种局面是难以持久的。总会有某种东西因维持不下去而不得不发生变化。如同在七十年代那样,这次发生变化的东西又是价格。不过,这次变化的方向与七十年代相反。然而,油价会下跌到何等地步呢?
    一个往日的幽灵又在浮现,这就是约翰。D。洛克菲勒和一场油价全面大战的前景。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洛克菲勒及其同伙们往往通过“大出汗”,即通过削价向市场倾销,打败竞争者。竞争者被迫按照标准石油公司制定的规则接受停战;或者竟争者在缺乏标准石油公司那样持久力的情况下,被排挤出那一行业或被收购接管。当然,八十年代中期总的情况已不同;但是毕竟不那么不同。“大出汗”即将再次来临。
    沙特阿拉伯从保价格转变为保产量,即保持沙特阿拉伯自己所希望的产量水平,并选择了一种简便的武器,即同阿美石油公司的合伙公司和设置在具有战略要害意义的市场上的其他石油公司搞净收益交易。在这种交易下,沙特阿拉伯不必向炼油厂提出一个确定的价格,而是根据石油制品在市场上赚取金额的多少而相应地得到其收入。不过,炼油厂保证得到预先商定的毛利,譬如说,两美元一桶。无论石油产品的最终售价是二十九美元或十九美元或九美元,炼油厂总是会得到它自己的两美元,而沙特阿拉伯得到的是销售款的其余部分(减去各种成本费用)。炼油厂的毛利是固定的。因此,它没有任何特殊的动力在销售方面去争取提高油价,避免降低油价。炼油厂只会希望尽可能多炼油。它知道,无论油价高低,它每多炼一桶油,就增加两美元的毛利收入。不过,增加产量和减少对原油售价的关心,其意义在于,这是对付油价下跌的一种完善的办法。沙特阿拉伯就其本身来说,希望能用增加产量的办法来弥补因油价较低而遭受的损失。但是,沙特阿拉伯人也小心翼翼,避免引起过分的对抗;沙特阿拉伯的目的在于重新达到它原先的生产配额的水平,仅此而已。它对通过这种新的交易所达到的交易量,规定了一个限度。沙特阿拉伯在这样做时,把其新政策的矛头既指向弄虚作假、夺走其市场份额的那些欧佩克成员国,同时又指向非欧佩克石油输出国。
    1985年夏,参与阿美石油公司股份的一家石油公司的一名高级经理接到亚马尼打来的一个电话。亚马尼这位石油大臣了解到,这位经理早些时候曾经说过,如果油价经得住竟争的话,他将有兴趣增加购买沙特阿拉伯石油的数量。亚马尼在电话中解释道,现在的情况正是这样。这位经理便于8 月飞往伦敦商讨净收益交易的条件,他说,“听起来像是经得起竞争的”,他立刻签了字。其他许多公司不论是否参与了阿美石油公司,也与沙特阿拉伯签订了类似的合同。
    这项交易合同的一个明显的含意是,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官价已不复存在。它在石油市场上出售石油,随行就市,能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这也意味着,欧佩克的石油价格也不复存在。1985年9 月下旬和10月初,世界各地石油市场上对沙特阿拉伯的净收益交易议论纷纷,神经紧张和忧虑不安并起。但一旦沙特阿拉伯努力推行市场份额战略,其他石油输出国出于纯粹的竞相自卫,也会着手仿效。于是,净收益交易开始流行起来。石油业的下游环节曾经长期处境不佳。现在,最后在炼油上有钱赚,这对下游环节来说,无异是天赐良机。自从七十年代以来,人的智慧似乎想不到这一点。
    现在,油价会大跌吗?大多数的石油输出国认为会大跌。但它们预期油价最低跌到十八美元或二十美元一桶。它们认为,如果油价跌至这个水平以下,开采北海石油就会不合算。对此,它们估计错了。北海石油的税率很高。以尼尼安油田为例,油价从二十美元一桶跌至十美元一桶,石油公司只损失0。85美元。英国财政部由于是大部分租金的获得者,也就大受损失。尼尼安油田的实际经营成本,即开采一桶原油的成本只有六美元,因此,只要油价在六美元之上,就没有理由封闭油井,停止开采。况且,封闭油井,暂停开采,这在技术上很复杂,经济上很花钱,因此,即使油价每桶跌至六美元以下,也会勉强继续开采。正如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董事长乔治。凯勒当时所说的:“油价没有一个恰当的下限。”但当时也有极少数谷油输出国认为,即使油价那样下跌,石油生产也会一切照常进行。这种看法也是不合理的。
    1985年11月初起,随着冬季的来临,石油期货市场上为首的西得克萨斯中间产品的油价继续上升,11月20日上升到31。75 美元一桶,创造了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最高记录,掩盖了价格暴跌的威胁。当然,许多人确实认为沙特阿拉伯不会照自己说的那样去做,认为它仅仅是一种精心制作的警告,用来吓唬欧佩克其他成员国和恢复纪律。
    11月油价达到最高点的约十天以后,欧佩克再度开会。沙特阿拉伯曾经通过行动,为争取市场份额而在实际上向欧佩克其他成员国挑战。现在,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内的欧佩克作为一个集团。宣布自己的意图是为了夺回失去的市场而同非欧佩克产油国作斗争。会议公报包括新的准则:欧佩克不再保护价格;现在,欧佩克的目标是“为欧佩克在世界石油市场上争取和保持一个公正的份额,以便与成员国的发展所必需的收入相适应”。
    然而,这番话有多大实际重要意义呢?12月9 日,欧佩克一成员国高级官员正在一间会议室开会讨论前途。这时,会议公报文本送了进来,一名高级官员便轻蔑地说:“啊!这完全是欧佩克的又一个冬季公报。”
    接着,油价开始暴跌。    第三次石油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