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杀?就是民国十六年,我们何尝不觉得痛心?内战时,一面在打,一面也很难过。” 
  周恩来说:“校长苦衷,我们都明白。我们都是你的部下,在哪里打日本人不 
是一样吗?既然校长是叙旧,我就说说心中的迷惑,你为什么非要让八路军、新四 
军都开到黄河以北呢?当然,这也不是不可行。可是,他们北面有长江,还有日本 
人。” 
  蒋介石挥挥手:“不要怕日本人嘛。只要你们说出一条北上的路,我可担保绝 
对不会妨碍你们通过。如果都和我讨价还价,有令不遵,我这个统帅还怎么当?只 
要你们肯开过河北,我担保至1月底,绝不进兵。至于政治问题,都好解决。” 
  周恩来刚要解释,蒋介石又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非留在江北免调不可,大 
家都是革命的,冲突决难避免,我敢断言你们必失败。如能调到河北,你们的做法 
一定会影响全国,将来必成功。” 
  最后,蒋介石说:“恩来呀,不管怎么说,我们是患难朋友。让我们为和平与 
友谊干杯! 
  第二天,周恩来即向中共中央报告说:“我对蒋的挑拨及攻击我们的话,均当 
场答复了。”指出:蒋的许多承诺是靠不住的,“其实局部剿共仍在加紧布置中”。 
并且一针见血地写道:“张冲回去,认为出意外的满意。我倒认为系吓、压之余, 
又加上哄之一着了。” 
  周恩来确实是把蒋介石看透了,这确实是蒋施放的烟幕弹。实际上,国民党围 
攻新四军的部队已分别开到指定地点,构筑碉堡工事,基本完成对新四军的合围态 
势。 
  面对严重局面,项英对主力部队如何移动仍然犹豫不决,多次向中央请示,一 
再延宕北移方针的实施。 
  12月26日,毛泽东忘了自己的47岁生日,吃江青做的长寿面也毫无滋味,吃了 
半碗就放下,生气地给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拟写一电: 
  你们在困难面前屡次来电请示方针,但中央还在一年以前即将方针给了你们, 
即向北发展,向放后发展,你们却始终借故不执行。最近决定全部北移,至如何北 
移,如何克服移动中的困难,要你们自己想办法,有决心。现虽一面向国民党抗议, 
并要求宽展期限,发给饷弹,但你们不要对国民党存任何幻想,不要靠国民党帮助 
你们任何东西,把可能帮助的东西只当作意外之事。你们要有决心有办法冲破景黑 
暗最不利的环境,达到北移之目的。如有这种决心、办法,则虽受损失,基本骨干 
仍可保存,发展前途仍是光明的;如果动摇犹豫,自己无办法无决心,则在敌顽夹 
击下,你们是很危险的。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你们这样迟疑犹豫无办法无决心 
的。在移动中如遇国民党向你们攻击,你们要有自卫的准备与决心,这个方针也早 
已指示你们了。我们不明了你们要我们指示何项方针,究竟你们自己有没有方针? 
现在又提拖或走的问题,究竟你们自己主张的是什么?主张拖还是主张走?似此毫 
无定见,毫无方向,将来你们要吃大亏的。 
  作为老牌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项英,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曾有过不俗的表现, 
作出过重要贡献,而这时却变得如此优柔寡断,毫无定见,实在令人不可思议!毛泽 
东的这份电报,透出悲愤,也透出焦虑。 
  第二天,焦虑万分的毛泽东一面电请周恩来继续向蒋介石交涉,要蒋命令李品 
仙给北渡新四军让出一条生路;一面以朱德、叶挺的名义急电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 
长官李宗仁和副长官李品仙,恳请他们从抗战的利益出发,高抬贵手,不要妨碍新 
四军的北移。 
  然而,这时国民党的战网已经张开,形势已难逆转,谁也回天无力了。 
  1941年1月1日,毛泽东终于收到了项英下了最后决心后的电报:“我们决定全 
部移苏南。”隔了一天,毛泽东、朱德复电:“你们全部坚决开苏南,并立即开动, 
是完全正确的。” 
  1月4日晚,皖南新四军军部及其直属部队、主力部队6个团共9000余人,在《别 
了,三年的皖南》的悲壮歌声中,冒雨由云岭启程北移。他们怎能想到,前面等待 
他们的将是一场血雨腥风。 
  6日,蒋介石正式发出讨伐电令:“查朱、叶各部,尚未烙遵命令向黄河以北移 
动。决强制执行之。第三第五战区应并用军政党综合力量,迫其就范。特须注意防 
止该部向江南山地及大别山或豫西流窜,影响大局。” 
  顾祝同接电后,马上命令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为整饬法 
犯,贯彻军令,对该军擅自行动部队决予进剿,仰贵司令迅速部署所部开始进剿。” 
上官云相指挥了个师8万余人包围了新四军。双方兵力悬殊,新四军陷入苦战中。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就这样爆发了。 
  因为通讯被阻断,事情发生后三四天,毛泽东才得到确实消息。他先收到的是 
刘少奇1月9日发来的两封电报。一封电报说:“我江南遵令北移被阻,战况激烈, 
请向国民党严重交涉。”另一封电报报告:“项英、袁国平等在紧急关头已离开部 
队,提议中央明令撤项职,并令小姚(饶漱石)在政治上负责,叶在军事上负责,以 
挽危局。” 
  10日,毛泽东才收到叶、饶紧急求救电和在突围不成后又回到部队的项英自请 
处分的电报。毛泽东立即决定,由叶挺、饶漱石指挥新四军,继续执行北移任务。 
并要刘少奇、陈毅“就近随时去电帮助他们并加鼓励,惟项英撤职一点暂不必提”。 
又电告彭雪枫、张云逸、邓子恢、李先念:“击破反共军队十分之七靠宣传。”要 
求他们立即向围攻他们的部队发起公开的宣传攻势。 
  12日,毛泽东等经刘、陈电示叶、饶:“你们当前情况是否许可突围?如有可 
能,似以突围出去分批东进或北进为有利,望考虑决定为盼。因为重庆交涉恐靠不 
住,同时应注意与包围部队首长谈判。” 
  然而,谈判、交涉都已无济于事。13日,中共完全明白了蒋介石的用意,立即 
改变了策略。中共中央以朱、彭、时、项名义发表抗议通电后,毛泽东、朱德、王 
稼祥电告八路军、新四军高级将领:“苏北准备包围韩德勤,山东准备包围沈鸿烈, 
限电到10天内准备完毕,待命攻击,以答复蒋介石对我皖南新四军一万人的聚歼计 
划。”同一天,毛泽东电告周恩来、叶剑英:“你处交涉应带严正抗议性质,勿用 
哀乞语气为盼。” 
  毛泽东决定以攻为守,用枪弹说话了。不过,皖南局势已非,无可挽回。新四 
军在浴血奋战了天了夜后,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而失败。叶挺去国民党一0八 
师谈判被扣押,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等遇难,9000余人只有1000人突围,大部牺 
牲或被俘。一场大悲剧,就这样铸成了。 
  1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检讨新四军失败的原因。会议通过了毛泽 
东起草的《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 
  1月17日,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发布命令,以新四军叛变为罪名,宣布撤销新四军 
番号,将军长叶挺革职,交军事法庭审判。 
  当晚,周恩来闻讯,立即驱车抵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住处,提出强烈抗议。又 
打电话斥责何应钦:“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 
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这时的毛泽东反倒冷静下来。他接受刘少奇的建议,提出“在政治上取猛烈攻 
势,而在军事上暂时还只能取守势”。 
  1月20日,中共中央再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对付时局的办法。会议决定:政治上 
全面揭破蒋的阴谋,但暂时不提蒋的名字,在“坚持抗日,反对内战”口号下动员 
群众;军事上先取防御战;宣传上展开强大攻势;组织上拟撤退驻国民党统治区的 
各办事处。为加强军委领导,决定成立中央军委主席团,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 
周恩来、王稼祥组成。 
  当天,根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延安发布了毛泽东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起草的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 
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随后,新四军军部在苏 
北盐城成立,整编全军为7个师和7个独立旅,共9万多人,在大江南北坚持敌后抗战。 
  同时、也是根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毛泽东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言人 
的身份对新华社记者发表关于皖南事变的谈话。他指出:“此次皖南反共事变,酝 
酿已久。目前的发展,不过是全国性突然事变的开端而已……特别是1月17日的命令, 
包含着严重的政治意义。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 
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目前全国人民的紧急任务,在于以最大的 
警惕性,注视事变的发展,准备着对付任何黑暗的反动局面,绝对不能粗心大意。” 
  事情是不是已经到了非决裂不可的地步呢?毛泽东提出了解决皖南事变的十二 
条办法:第一,悬崖勒马,停止挑衅;第二,取消1月17日的反动命令,并宣布自己 
是完全错了;第三,惩办皖南事变的祸首何应钦、顾祝同、上官云相三人;第四。 
恢复叶挺自由,继续充当新四军军长;第五,交还皖南新四军全部人枪;第六,抚 
恤皖南新四军全部伤亡将士;第七,撤退华中的“剿共”军;第八,平毁西北的封 
锁线;第九,释放全国一切被捕的爱国政治犯;第十,废止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 
治;第十一,实行三民主义,服从《总理遗嘱》;第十二,逮捕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