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教入门 -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求取高度的认识;从这种神秘的直观之中,精神力高扬,往往即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奇
迹。在佛经之中,称他们为得了神通的仙人。佛陀没有出家之前,对于这些宗教的现象,当
然已经明了,并且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仙人。
    佛陀不是仅以享受人间的繁华为满足的人,虽然贵为太子,并且已经结婚,但在精神上
依旧非常的空虚,所以想到郊外去看看民间的风情。根据佛典的传说,他一连出城郊游了四
次,这四次郊游的经历,便改变了他的生活,也决定了他之出家成道的前程。他带著随从,
驾著马车,第一次出游之际,在市区见到了一个白发躬腰、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
见到了一个痛苦呻吟的病人;第三次遇到了一个送丧的行列。这使他觉悟到,不论何人,出
生之后,必然会渐渐地衰老,谁也不能免除病痛,最后的结果,便是死亡的来临!死了之
后,又将出生、衰老、病痛和死亡;像这样的人生,如不设法求得彻底的解脱,实在太可
怜、太悲哀了。同时,当他童年时代,曾经随同父王去农村举行春耕祭典之时,见到农夫犁
田之际,从土中翻起了虫蚁,立即被蛙类争食一空,转眼间,蛙被花蛇所吞,花蛇又给由天
上凌空而下的巨鹰所□,像这样弱肉强食的众生相,在他看来,不禁要怵目惊心了!他为了
求得最后的答案,所以第四次再度郊游,这一回使他遇到了一位神态安详的出家沙门,终于
使他领悟到他所应走的是什么路了!唯有及时出家,一心修行,彻悟了宇宙的真理,才能知
道以何方法,来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的轮回不息的四大苦患。

    出家与苦行

    适巧,当悉达多太子第四次郊游回宫,计画要走上出家之道的时候,忽然接到报告,说
是妃子耶输陀罗,产一男婴,要他命名,他想他正要去出家,却来了一个障害出家的枷锁,
因而取名罗侯罗(Rahula障害)。但是,他既决心要出家,谁也留他不住。就在那天的夜
晚,当他的妃子抱著小王子正在熟睡之时,他便向她们作了无言的告别。唤醒了他的御者车
匿(Chanda),牵出了他的爱马康特迦(Kanthaka),悄悄地出了宫殿,离开了迦毗罗卫城,直
到进入了森林的深处,削去了头发,脱下了身上所有华贵装束,穿上用树皮编制的沙门服,
然后嘱咐御者车匿,带著他的服饰和那匹白色的爱马,返回宫中,向父王报告,他已出了
家,若不成道,决不回国。当时佛陀的年龄是二十九岁,有的传说是十九岁。
    当他进入森林之后,新鲜的宗教生活,便是参访当时有名的外道仙人,那是专以修行瑜
伽有了成就的人。没有多久,他便修成了和他老师同样程度的境界,因此,未久之间,连续
寻访了好几位名师,但均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在佛陀的体验之中,知道那些外道名师的所谓
解脱,所谓与梵交感,与梵合一,都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然在没有更加高明的名师可供他
去参访求教之后,只好独自一人,和其他的外道沙门一样,修习苦行去了。他的毅力是极其
感人的,在苦行林中,修练绝食的苦行,连续达六年之久,在此期间,每天仅以一粒野生的
麦子,维持他的生命。当这消息传到净饭王的耳中之后,便派了五位侍者照顾他的生活,结
果这五位侍者,也受佛陀的精进所感,陪伴佛陀修了六年苦行。
    可是,修了六年的苦行,身体枯瘦得已如乾柴,尚未见到悟道成佛的消息,始知依照一
般苦行外道那样地盲修苦行,毕竟无益于精神的向上。于是放弃了苦行,改用专心瞑想的工
夫。他离开苦行林,走到尼连禅(Nairan  jana)河的清流之中,洗净了六年来的身垢,但他
的身体实在太瘦弱了,所以接受了一位村姑供养的乳粥,恢复了他的元气,然后便到附近一
棵叫做毕钵罗(Pippala)的大树之下,用草敷成一个座位,面向东方,双腿结成跏趺,平稳
地坐了下来,并且发出大誓愿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不过,先前陪他同修苦行的五位侍者,见他放弃了苦行,都以为佛陀退了道心,又见他接受
了一个少女的乳粥供养,便说「他堕落了」,所以离开佛陀,另找他处修行去了。

    菩提树下的体验

    实际上,佛陀并未堕落,只是从苦行的经验以及享乐的事实中,理解到极端的苦行和放
任的享乐,同样无济于开悟的目的,此在后来佛陀训诫他的弟子时,便作了这样的说明:
「比丘们!当过宗教生活,须避两种极端。」那两种极端呢?一是耽于享受欢乐的快乐生
活,这是卑下的、有害精神的,是无聊的浪费;另一是苦行的生活,那是凄惨的无聊和浪
费。比丘们!完成者(如来)是避却了这两个极端,发现了行之于中央的大道。这条道路,
便是开眼精神,是安、是知识、是悟、是至涅盘的大道。佛教称此为不苦不乐的中道行。
    再说乔达摩(佛陀未成道前,大家均以他的姓氏称呼他)因为坐在那棵毕钵罗树下冥想
而成了佛,所以后来称它为菩提树或佛树(Bodhi…tree,意为智慧之树)。那个地方,为了纪
念佛陀的成道,被称为佛陀伽耶(Buddha…Gaya)。那棵树的切枝,迄今依旧长在伽耶佛塔的
附近,另一株切枝则于西元前第三世纪时,由印度名王阿育王(As'oka)的女儿,带到锡兰移
植,至今仍然活在锡兰岛的前首都阿奴罗达波罗(Anuradhapura)。不论在伽耶的或锡兰的两
株菩提树的分身,均被朝圣的信徒们,视为圣物,当作参拜佛迹的重要对象。其实这是一种
无花果树,植物学者把它叫做Ficus Religiosa(宗教无花果),大概也是由于佛陀在这树
下成道的原因吧!
    乔达摩在这棵菩提树下,宴坐冥想了四十九日,以其奋勇精进的精神,克服了身心内外
的一切魔障,遂于十二月八日之夜,达到了冥想的最高境域,开了智慧,真正的认识了宇宙
的真理,明白解脱众生轮回之苦的方法。汉译佛典说那天是阴历十二月初八日,依照现代学
者的通说,乃是西元前523年阳历五月的月圆日之夜。
    但是,他在这四十九日之中,接受了各种生理、心理及自然界的冲刺和考验。当他正要
摆下一切人间的欲望之时,欲望的火焰却更旺更盛起来;他对那些迷恋的情爱,生存和悦乐
的渴望与回忆,必须要用坚定的信念来与之战斗。那些东西,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求上进的
根源,但也均系苦难的泉源。因此,人若到了将要和这些东西告别的关头,它们便会猛烈地
在心中浮现出来,荣誉、名声、权力、财富、爱情、家族生活的乐趣,以及来自周遭的宠爱
等等,一切的喜乐和欢悦的诱惑之相,全部涌现在眼前。这种景象,使他感到困惑;可是,
终于在智慧的决断之下,突破了人类的最后弱点,战胜了身心的魔障,也克服了自身的障
害,登上了人类智慧和人格的极峰,完成了究竟无上的佛果。他的心境,从波涛汹涌的状
态,进入了平静如镜的状态;从此之后,永无波浪,也没有涟漪,唯是一片深广无边与澄澈
清凉,容受一切,包举万类,而又丝毫不受他物的骚扰。
    此在佛教的圣典之中,是用优美的文艺笔触,把它描写出来。说是天魔波旬
(Mara;papiyan),恐惧乔答摩即将成佛,当他成佛之后,魔宫的子孙便会减少,所以来到正
在进入深定之中的乔答摩之前,向他提出了诱惑的条件,如果放弃成佛,即可使他成为支配
世界的伟大国王。事实上,当他初出生时,就有一位特来看相的仙人预言,悉达多太子如不
出家成佛,必可成为支配全世界的转轮圣王;此时的乔答摩当然不会为天魔的说辞所动。天
魔接著召集他的军马,用大自然的破坏力,向乔答摩的宴坐之处,施行疯狂的袭击。人类遇
到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变之际,就会感到自身的渺小,生起怯弱之心,祈求神灵的保佑。天魔
波旬了解人性的弱点,所以在震怒之下,发动了咙咙的巨雷大鸣、电光闪耀、摇动大地、山
崩土裂、降下豪雨,泛滥成灾、暴风吹袭、折木拔树、飞砂走石、卷袭而至。可是,无畏的
乔答摩,继续住于三昧之中,平静如常,不动声色。天然灾变所能造成的死亡恐怖,对于乔
答摩而言,丝毫不起作用。天魔见到利诱威胁,都不能使得乔答摩改变企求成佛的初衷。最
后便使出了最恶毒的武器,派遣了他的三个女儿,以美色和情欲来破坏乔答摩的定力,他的
三个女儿,名叫渴爱(Trsna)、憎恶(Aroti)、贪欲(Raga),她们的肤色不同,媚态各异,均
能极其诱惑之能事。当这三个魔女出现之际,周围的森林,也呈现出一片美妙的景色,衬托
著三个姿色动人,音声柔美,能歌善舞的魔女,她们个个甜言蜜语地向乔答摩挑逗。可是,
却被乔答摩的神力,把她们变成了丑妇。在不净观的观照之下,最可爱的美女,也和墓场的
腐尸没有什么不同。毕竟,让他战胜了恶魔的种种武器,震撼了魔宫,使得天魔波旬潜形逃
走了。
    成佛之后的释迦菩萨,即被称为佛陀(Buddha,意为觉悟了的人),又被尊称为世尊、如
来、释迦牟尼或释尊(释迦族出身的圣者)等。
    佛陀的觉悟,究竟是什么呢?最主要的便是四圣谛和八正道。所谓四圣谛,便是遍及众
生界的苦恼,称为「苦谛」;这些苦恼的原因,称为「集谛」;若想解脱这些苦恼,便当断
绝苦脑的原因,称为「灭谛」;如何断绝苦恼的原因,则当修行正道,称为「道谛」。正道
的内容,共有八项,所以名为八正道。其实,佛陀的证道,即是证实了世间的忧、悲、生、
老、病、死、轮回等苦患,以及苦患的因由,灭除苦因的方法;灭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