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的自然,不是别的,就是上帝。那也就是说,既可以把布鲁诺的天体思 

  想诠解为有神论,是上帝推动了宇宙的运动;也可以把布鲁诺的天体思想解 

  释为无神论,是宇宙自身的活力推动了它自己的运动。只不过布鲁诺也称这 

  种宇宙的自身活力为上帝罢了。对此,桑迪拉纳看得非常明白,他认为无论 

  如何,布鲁诺的这个思想也是和宗教学说不能相容的。他说:“布鲁诺学说 

  的宗教内容无论怎样可以被接受,但不可能与教义相一致。”① 

        因为宇宙是无限的,所以宇宙必定是绝对完善与恒常不变的。布鲁诺按 

  照他的推理方式,很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这方面,他与库萨的尼克拉 

  颇为相似。他认为个别事物可变,而宇宙不变,他认为有限世界中存在着对 

  立和矛盾,但在上帝即无限宇宙那里,则这一切矛盾均得以统一。他说:“宇 

  宙是统一的、无限的、不动的。我说,绝对可能性是统一的,现实是统一的, 

  形式或灵魂是统一的,物质或物体是统一的,事物是统一的,存在是统一的, 

                              ② 

  最大和最好是统一的。”又说:“宇宙无论如何不能被包含,因此是不可计 

  量的和无边际的,因而是无限的和无尽的,因而是不动的。它在空间中不动, 

  因为在它自身之外没有什么可容它移动的地方,因为它是一切。它不生,因 

  为没有别的存在是它能够希望和期待的,因为它占有全部存在。它不灭,因 

  为没有别的事物是它能够变成的,因为它是任何事物。它不能缩小或扩大, 

  因为它是无限的。既不能给它增添什么,也不能从它拿去什么,因为无限没 

  有可用某种东西通约的部分。它不能改变成另一种装置,因为没有任何外在 

  的东西能够使它遭受到什么并使它处于被刺激的状态。”③ 

       布鲁诺关于无限的宇宙不变而有限的世界可变的思想,既与后来发现的 

  能量守恒定律有某种相似之处,又与莱布尼茨所代表的德国哲学有些异曲同 

  工之妙。 

       不仅如此,他的单子学说同样大有益于后来人。他认定,世间万物都是 

  由单子组成的,而单子本身却是无因而成,并且不会遭到毁灭的命运。它既 



③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25 页。 

④ 同上书,第324—325 页。 

① 《冒险的时代》,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年版,第278 页。 

②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331 页。 


… Page 68…

  不完全属于物质,又不完全属于精神,或者说,它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灵 

                                                                       ① 

  魂本身就是一个不死的单子,而上帝则是单子的单子。”他的单子学说不用 

  说对于后来诸如莱布尼茨等大思想家的哲学思想也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然而,布鲁诺毕竟是一位修道士出身的思想家,从他留下来的著作看, 

  不能说他是一位无神论者。但他对科学的信任确实超过对上帝的信任。他只 

  认符合科学逻辑的内容为真理,否认不合科学逻辑的内容为真理。处在他那 

  个时代,他的这种思维方法,无疑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冲击力。 

        而他本人更是一个英雄主义者。他对自己的观点从来都是不加隐瞒和逃 

  避的。他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别人攻击他是异端,但他并不害怕而且勇于 

  承认自己的异端思想。他公开承认自己“从小就是天主教的敌人……对于圣 

                                                                                     ② 

  者连瞧都不愿瞧,我只敬奉基督像,但不久连基督像也不敬奉了。”他甚至 

  说:“上帝在蜥蝎和蝎子身上,以及在洋葱和大蒜中,要比在任何无生命的 

  图像和塑像中有着更为积极的存在。”③ 

        在他看来,福音书中的种种奇迹都不值一驳。诸如灵魂不死,世界洪水, 

  上帝造人,耶酥复活,不过是些骗人的鬼话而已。他认为基督只是一个凡人, 

  一个如同穆罕默德与摩西那样的历史人物。他反对把原本属于凡人的基督异 

  化。他写道:“如果在人本性之中再加入马性,那时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是 

  某种应坐在天宫的神明吗?抑或是一头只配到畜群或马厩中找个位置的牲 

  畜。”① 

        他抱定自己的自然的自然即上帝的观念,认为断定上帝是三位一体的, 

  才是亵渎神明。 

        布鲁诺的哲学思想十分丰富,但其主旨不离宇宙无限性这个主题,在这 

  个主题下,展示他的哲学理论和思维方法。 

        布鲁诺以大无畏的精神面对宗教裁判所对他的审判。他坐牢8年,从未 

  屈服。1600年2月17日凌晨,他被教会用火刑活活烧死。但他宁死不屈, 

  绝不背叛自己的坚定信念。 

        布鲁诺是一位具有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格的特立独行式的思想史上的巨 

  人。他曾经自嘲地说自己是一位“不属于任何学院的院士”,是一个“无法 

             ② 

  容忍者”,但他虽遇曲折绝不气绥,虽有苦痛绝不屈服。他以乐观主义加英 

  雄主义的激情看待这一切,并终于将这些苦痛转化为欢乐,他说:“我们激 

  情的结果,由于事物的复杂性,永远不会是一种不带某些痛苦的某种快乐; 

  相反,我说,并且一再强调说,在事物中,如果没有痛苦,即也没有快乐。” 

  ③                                       ④ 

    他认为“英雄的爱是一种苦难”,他主张“宁愿体面的和英雄的死亡,也 

                                    ⑤ 

  不要不体面和卑鄙的胜利” 。 

        布鲁诺是西方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位英雄,即使他生活的时代乃是一个巨 



① 梯利: 《西方哲学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75 年版,第271 页。 

② 转引自《布鲁诺及其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145 页。 

③ 同上。 

① 同上书,第149 页。 

② 《冒险的时代》,第271 页。 

③ 转引自《西方伦理思想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239—240 页。 

④ 《西方伦理思想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240 页。 

⑤ 同上书,241 页。 


… Page 69…

人汇聚的时代,他站在巨人丛中,依然是一位英雄。 

     自然,因为布鲁诺毕竟不是一位科学家,所以他以逻辑推理方式得出的 

一些关于宇宙的结论,难免不出差错。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可以打败中世纪神 

学,因为神学原本不合逻辑,但仅用逻辑推理的方式不能完成科学,科学自 

有它本身的逻辑和规律。比如他认为月亮上面有海,认为太阳上有万物,等 

等,就既没有根据,也没有说服力。 

    布鲁诺的影响,在他的时代尤其在教会内部,无疑是巨大的。但从历史 

的发展宏观来考虑,就不如伽里略来的立论坚实,也不如蒙田来得意味绵长。 

至少以今日中国的情况看,还是伽里略的知名度更高,而蒙田散文的读者更 

多些。虽然布鲁诺也猜到了一些真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预言了能量守恒 

的学说”,但是,这些猜测和预言,很快就被后来的巨大科学成就所淹没了。 

    一些西方哲学家认为,1600年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分界线,而 1600 

年正是布鲁诺牺牲的年份。或许可以这样说,布鲁诺的死宣告了以人文主义 

思想为主导的哲学时代已经结束。他们身后的一批真正可以称为巨星的思想 

界人物,将逐步登上西方近代哲学的宏伟舞台。 


… Page 70…

                        四、17世纪西方哲学概览 



     17世纪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而且一些哲学史大家,都将西 

方近代哲学史的真正源头,界定在17世纪。他们或者认为,弗兰西斯·培根 

才是近代西方哲学史的第一位代表;或者认为笛卡尔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真正 

始祖。 

     17世纪的西方哲学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他和15、16世纪的西方哲 

学比较起来,有自己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1。西方近代思想史上哲学家集群出现的世纪 



     现代社会学有这样一种观点:一个专业的兴盛与否,其基本标志是看这 

个专业有没有人才集群出现的现象。很显然,这是一个富于说服力的标准。 

人才集群出现,证明其事业的兴旺发达,也证明该领域达到或正在达到全盛 

时期。世界上不论那个地区或民族,人才集群出现的情况都是不可多得的, 

或者说十分罕见的,古希腊罗马时代,是西方哲学家呈集群状况或成团崛起 

的时期;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也是这样一个时期。这种情况,在他们之后 

的1000多年时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很少再现了。但是西方的17世纪 

却再度辉煌,重现了这种哲学家集群出现或成团崛起的情况。一个世纪对于 

一个人来讲,确实是太长了些,毕竟百岁老人,于今为罕。但相对于整个人 

类而言,100年不过白驹过隙,瞬间而已。所谓百年易过,如花如梦。但17 

世纪这100年,西方哲学家成批出现,其中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哲学大家,就 

有七八位之多。人类固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